“家中還缺什么?”過來的郭知運語氣溫和地問道。
“不要了,給小侄子的東西有了,以后我會每次都領路,給你們打魚吃。”
小伙子搖頭,他這個都不想要,為了小侄子才收下。
“頭一次打仗如此舒心,戰爭打得是后勤。”
郭知運沒強迫塞東西,背手去找新來的羽林飛騎,要詢問事情。
……
長安的天先亮,鐘樓上的鐘傳來聲音。
又有兩艘螺旋槳船出發,裝著竄天猴和壓力鍋,只要輪船著螺旋槳船造上,每兩艘就走。
李隆基今天沒去上班,請假了,天天上朝身體受不了。
他目送東西被運走,說出同樣的話:“咱們在打后勤呢。”
“所以不發展經濟,根本打不起仗,咱們慢慢來,一點點就把吐蕃給逼到角落里。”
李易知道吐蕃、突厥、突騎施有多難纏。
他們擔心大唐發展起來,不停地出兵。
連年征戰后,大唐沒錢了,需要能夠撈到錢的宰相,李林甫上位。
“幾天運一次,還要運多長時間?”李隆基一想到細節,頭疼。
船不停地造,東西源源不斷地往前送。
換成幾年前,他根本不敢想,哪一樣不是錢?
李易則無所謂,他習慣了這種運作模式,一邊賺錢一邊花錢。
現在比他那時強多了,他那時有好幾次差點斷掉現金流。
看上去他擁有的錢很多,沒扣除債務。
除了債務,還有債權,就是行賄和沒結算的醫療設備資金。
行賄也是債權,把領導答對好了,辦事方便。
最怕的是領導被抓,不但前期投入全沒了,還要額外花錢把自己摘出去。
如今李易守著李家莊子,不在乎,資金充足,隨便扔出來點東西就賺許多錢。
關鍵是生產力要提高,不然別人沒錢買東西咋辦?
思忖著,李易回應:“到冬天就好了,吐蕃今年的冬天無力再戰,按照三哥你的辦法,想把大唐人換回來。
剩余的俘虜不急著換吐蕃的牲畜,咱們養一養俘虜,吐蕃的兵力有所短缺。
等把黃河流域穩定住,我這邊的產能上去,再把俘虜交換給他們。”
“是你嫂嫂出的主意,她說俘虜在外面時間久,家中有變,俘虜回去,會起爭執。”李隆基不貪功。
他發現王皇后的厲害之處了。
被抓的俘虜有家人,老人、女人、孩子。
他們久不回去,有人要欺負。
等他們回去,那些欺負他們家人的人與他們之間怎么辦?
“聽說武婕妤有孩子了?”李易突然問一句。
“馬上要生了,若難產,易弟你……”
“皇家的事情啊,只要陛下下令,我自然要管,莊子里的女護士應該可以,我若親自上手,怕陛下砍頭。”
李易發現了,武惠妃的孩子出生完了,應該是去年出生,然后今年夭折。
現在才要生,是否還是原來的那個已經不重要,關鍵是不會再夭折。
他對別人不管有多大的成見,面對孩子,他也要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