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扔船,要扔!”李隆基嘟囔。
之前說好的,多造船,多帶東西,當船上東西,包括淡水消耗差不多的時候,放棄一艘船。
操船的人員少,放棄船之后,上別的船。
茫茫大海中,直接扔,遇到有土著的島嶼或陸地,跟土著人交換東西。
大船,土著人想都不敢想,就給與他們換東西了。
稍微教一教他們,告訴他們大唐的位置,土著很可能會冒險帶東西來大唐。
只要土著不對大唐士兵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就不用立即打土著。
土著可能是因為害怕,跟對方好好交流,比如給點東西,土著可能會想著搶,不過更認為有一個地方很厲害。
不是所有的土著都愿意搶東西,能交換他們自然愿意交換。
甚至是看到從沒見過的人之后,土著更會提供幫助。
“一艘大船對別處的夷人很有用吧?”李隆基計算價值。
“如今整個天下,大唐的船最大最厲害,別人根本不會造。”李易笑了。
現在別的地方人乘船過來,那船都不大,貼著岸走,還要擔心碰到礁石,好在有了固定的航線。
大唐的軍用船只,像樓一樣。
土著要是有這么一艘船,跟他們說大唐的情況,他們會帶著最好的東西過來看看,順便交換。
至于說主動進攻,那就跟李易那時看到一艘真正的外形大飛船一樣。
地球人敢主動進攻嗎?保證是先嘗試交流,問對方的來意,如果能溝通,再問一下其他的信息,順便看看可以交換什么。
有核武器就絕對可以打對方?至少智商在線,保證不會有此想法。
換成土著,那么大的船過來,他們拿著弓箭,會想著先進攻?
保證會先考慮,這是啥玩意兒?哪來的?是要打我不?
大唐將士只要不主動進攻,并且拿出來食物請對方嘗嘗,對方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
別說是同為人類的土著,狼群遇到大隊騎兵,問狼王會不會吆喝一聲發動進攻?
李隆基思忖一番:“能不能留下人教土著?”
“比較危險,但可以記下來有土著人的地方,轉一圈回來,專門派人過去。”
李易不贊成在第一次遠洋的時候就開始大力宣傳大唐,先過去拿種子,金銀都是次要的。
他在大唐就能夠提供很多有金沙的地方,還知道怎么采金沙。
比如氈子,這個在有河里金沙的地方,就可以用來收集河中的金子了。
因為金子比重大,把含有金沙的沙子倒在氈子上,再用水慢慢沖,沙子和泥被沖下去,金子留下。
只要大唐有足夠的武力,金銀無須作為貨幣的抵押物。
而土豆、玉米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現在的土豆和玉米產量或許不大,慢慢培養就行。
至于說土豆之后的脫毒,眼下用不到。
最初土豆在世界各地種植,也沒脫毒,大家還是愿意種,畝產確實高。
后來脫毒的土豆,畝產更高,這點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