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戰死,隨便一個兄弟都可以接替我繼續指揮,這叫單兵素養。
我們被按照將官來培養,東主說將來放到各地去當將軍。”
樊凡無所謂,他又不是什么真的領隊,他只是自己隊伍的營長,現在三千人,他臨時負責。
真正的威嚴不在他身上,大家是一樣的,有權利的人陛下,有權力的人是李東主。
當然,兄弟們在李東主面前一樣活潑,然后就被東主帶著玩兒。
“熱氣球升起來,看看周圍情況。”張孝嵩知道羽林飛騎與自己的隊伍不同,沒啥可說的了。
熱氣球升空,拿著望遠鏡掃一圈,一個外人未見到。
倒是遠處有許多動物,還有的動物在獵殺其他的動物。
旗語打下來,張孝嵩得到消息,盤算一番:“你說他們什么時候能夠出兵?”
“把默啜人頭帶回的郝靈荃將軍帶五千十六衛的人給郭知運送武器,順便替換掉七千羽林飛騎回長安。
他們一人雙騎,前進速度慢,我們后出發,超過他們,他們帶了五百支火槍和大量子彈。
按照他們的行進速度,再有三天多可與郭知運匯合。
剩下的五千羽林飛騎調整人員使用火槍,他們應該在河中間的筏子上打對岸。”
樊凡沒說具體事情,他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告訴張孝嵩。
火槍送來,有效距離一百來步,實際上子彈能飛很遠。
打密集陣形的時候判斷的不是有效距離,是子彈殺傷距離。
像李易那時的手槍,有效距離幾十米,站在二百米的位置上,子彈打在頭上,照樣打死。
有效射程是說彈道偏離不大,能夠瞄準,遠了子彈不一定飛哪里去了。
一般情況,只要槍口不斜著朝下,子彈會往上和左右的飛。
向上飛,再落下來的殺傷力不清楚,往左右飛,二百步的距離,可以打進身體里。
戰場上射擊,不可能每一發子彈都消滅一個敵人,那是歌詞里的。
“三天好,三天我們去打襲擾,兩天后出發,熱氣球每五十里一升空,不派斥候。”
張孝嵩有決定了,主要羽林飛騎開始搗亂,他跟著搗亂。
戰爭不一定是上去便殺,還可以先疲敵。
自己的隊伍馬多,手段多,去坑人,郭知運的主力會看準時機突然沖過河。
要是郭知運、王君葵、張忠亮配合不好,回頭必須彈劾他們。
戰場的機會給你擺出來,你們干等著不動?
一個小將在旁問:“樊營長,新的什么火槍,多遠能打死人?”
“看穿不穿甲,打在哪,鉛彈打眼睛上,站城墻上朝下大,四百步也死。
穿陌刀兵的重甲,百步穿透甲也不死人,除非是感染,鉛彈不好取,不像箭。
鉛彈就是一個黃豆大的鉛,打在肉里,肉一合攏,扒開肉尋找。
我們在豬身上練過,練過射擊和取彈,正好要殺豬。”
樊凡無法給出確定的數據,他簡單介紹下情況。
“豬被打了什么樣子?”小將又問。
“豬沒說啥,就是叫喚,聽不懂。”樊凡一本正經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