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明白將要面臨的是什么,騎兵沖鋒利用慣性和箭的飛行距離射殺他們。
不能跑,跑不過騎兵,也無法躲。
最好的辦法是有人站在前面,哪怕被射死,也為身后的人當盾牌用。
沒用多久,果然來了兩千騎兵,在遠處轉圈跑。
吐蕃下了馬的人看著唐軍,眼中沒有畏懼。
“鴻雁!天空上!隊隊對排成行!”不知道是哪個吐蕃的人先唱出了聲。
緊跟著其他的人一起唱:“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
六百余人同唱,歌聲最初是悲涼,唱著唱著,他們吼起來,神色卻更平靜。
“找干草來,上風頭,放煙。”一支千人隊伍的領隊喊。
他不想殺了,他要捉活的,換東西。
步兵又跑不了,沒有食物,獵物在別處扔著,撿起來就行。
關鍵沒有水,吃草行,草能補充水分,多吃點也能頂餓。
但自己可以不停地放煙,用煙熏,甚至隨時做出攻擊的樣子,吐蕃士兵總要應對吧,自己就輪換著去騷擾。
現在不能打,人家唱著歌,心存必死之志。
等過一段時間,這股心氣兒弱了,再嘗試勸降。
一支千人隊在盯著,另一支跑去收集干草。
這招確實挺陰損的,不過戰場上講究無所不用其極。
當煙飄過來的時候,吐蕃士兵看出問題了,他們破口大罵,罵李隆基、罵王皇后。
羞辱王皇后的詞一個個從他們嘴里冒出來,還說李隆基是個不孝的人。
“繼續放煙,誰都不準動,捉住了換牛羊,給陛下與皇后送回去。”
領隊無所謂,你罵有什么用,必須把你們抓住換東西。
一個人怎么不得換個十只羊啊,六百多人就是六千多只羊。
一只羊夠一百個人美美地喝一頓羊湯了,再吃兩張發面餅,哎呀,美得很!
另一邊的千戶帶著三百人在沖,沖著沖著,看到了從前面過來的一千來人的大唐騎兵。
“側面跑,快。”千戶大喊,他不確定哪邊最合適,但卻選擇了最難受的路線。
敵人給你好受的路線,通常有埋伏。
這么跑,隊伍會把側面讓給沖過來的大唐騎兵,要挨一輪箭。
‘轟!轟!轟!’炸藥包相繼爆炸。
跟著跑的馬和他們騎的馬,很多直接就跪了,前后腿一軟,有的甚至拉胯,然后在地上翻滾。
‘唰唰唰!’箭雨落下。
千戶帶著三十多個人與五十多匹馬沖出來,他以為這次攻擊結束了。
然后……
‘轟!轟!’又是炸藥包爆炸,他被馬甩飛出去,在天上飛行了一段距離嘭地砸在地上,昏死過去。
解決,三百人,就兩次爆炸,死了一些人和馬,全廢了。
整支千人隊,一個大唐的兵都沒傷到就交代在這里。
“沒經過訓練的馬就是不行,拉胯了以后不能再當軍馬,否則聽到爆炸聲會出事兒,應該是從小爆炸慢慢培養。”
這支千人隊的隊長郁悶了,趴窩的馬,只能帶回去當拉車的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