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的一場大雨落下,足足下了一夜,河水上漲。
陽光出來,京兆府的百姓感受不到雨后的清涼,今天三伏。
種地的人去查看地中是否有積水,養豆蟲的人觀察昨晚蟲子被雨水打掉多少。
大豆還有半個月才會成熟,目前再吃一些癟子,豆子里的粒不飽滿,提前摘下來,不等成熟。
摘下來的豆子屬于毛豆,給孩子煮了吃,數量多則給酒樓送。
酒樓收毛豆喜歡收鼓的,不愿意要癟子。
一般情況下,酒樓給不出等同于豆子的價錢,種豆的人不會賣。
待豆子成熟,拿來能夠榨油,還能自己磨了制作豆腐。
用那個磨小麥粉的機器磨,自己家沒有則去別人家借。
泡好的豆子磨出來,回家用紗布攥,出豆漿再煮。
或者給被借東西的人家一些豆渣,或給一塊豆腐。
另外直接用豆子換豆腐也行,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賣豆腐的賺上幾兩豆腐。
他們工藝不行,比不上李家莊子一斤豆子出四斤豆腐。
雄雕的傷未好,籠子里面放了冰,旁邊還有盆,給雌雕和小雕洗澡用。
“今天三伏,給你們補充肉。”永穆公主和李易又一次給雕喂食。
有個小水碗,水碗里放了冰水。
李易切一條肉,永穆公主夾起來蘸蘸冰水喂給雄雕,以此來降溫。
雌雕和小雕身上濕漉漉的,剛從水里跑出來,抖落掉大多數的水,等著被喂。
“還是不夠聰明,明天去驪山避暑,順便教小雕學著捕獵,總喂,最后小雕養成雞了。”
李易看到小雕那期待的樣子,開始發愁。
永穆公主不認可雞不行:“雞會自己吃東西,追著蜻蜓飛,蜘蛛、昆蟲、小蛇,逮到就吃。
莊子溝渠中有小水螺,雞跳下去吃,再撲騰上來,孩子們抗議,說雞吃小魚。”
“對,雞聰明。其實避暑的地方……武列水和灤河交界的地方比較好,可惜那里沒有村鎮。”
李易想到了避暑山莊,驪山上面是溫泉,很大一個湖,加上海拔高,相對長安會涼快,樹也多。
永穆公主仔細想,終究沒有印象,兩條河在哪?
她繼續喂:“上去后,它們會學捕獵,我看雌雕聰明,不抓地上的牲畜、家禽。”
“示范一下,我扔只雞出去,不,扔只活的野雞出去,郭子儀射箭,射中,雌雕看了會明白,能殺。”
李易想說扔雞,反應過來不行,告訴金雕能殺雞,別人養的雞怎么辦?野雞和雞不同。
李隆基此時站在二人身后看,今天他沒上朝,沒有事情。
他放權,戰斗的地方大臣們管不了,開市舶司的廣州和陸州的事情還是不用宰相們理會。
當地大部族的覃石大一家管,他們帶走了小船的模型,兌換券,雇傭送漁網、干活的工具。
陸州刺史暫時空著,以前的刺史龐仁卿回來,在運河的地方干活呢。
龐仁卿貪墨山民的土貢,不教山民好工具制作。
事情被覃家知道,都想親自動手了,李易給了梯田的一系列好辦法,算是補償,才讓龐仁卿活著回來。
朝堂無大事,奏折送過來批,天熱便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