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保證轉身,去忙別的事情,周圍的人同一時間耳朵不管用。
然后喊的人會被堵上嘴帶走,一家人別想有一個好的。
看姚崇,易第從鐵礦的地方回來,易弟是怎么處理的?
“告訴他們嘴巴要嚴,別說不該說的事情,勞煩易弟裝聾作啞。”李隆基補充一句。
武婕妤露出笑容,之前她想過搞破壞,揭破李隆基身份,讓李易跟李隆基君臣相待。
沒敢,一旦被查出來,想留個全尸都不可能。
如今沒意義了,大家互相之間就在那里裝,反而很不錯。
“包兒這下不必害怕生病了。”武婕妤看一眼寶寶。
包兒是小名,大名還未起,之后起的時候就封王,甚至給個軍職,遙領都督、都護什么的。
封王有額外的錢領,錢會放在母親手里,不小的一筆收入呢。
要是女兒,直接封公主,同樣能得錢。
包括各王家的孩子出生,朝廷給賞賜,月月拿錢。
以前錢少,給得就少,隨著李隆基的錢開始增加,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
“等長大了,跟李易好好學學,然后幫兄長做事情。”李隆基看到自己這個兒子,心情同樣好。
太子的人選定了,除非沰兒不好好學,走偏了路。
武婕妤神色沒有任何變化,她還是帶著笑容:“那可是不小的買賣呢,養活許多海邊百姓。”
“易弟在琢磨蒸汽機船,海外的地方多,更需要人去幫著教化當地民生,路途不是很遠。
到那時,鐵路修過去,船至海邊,乘火車到長安。
如今半年往來一次的地方,用不上一個月。”
李隆基在考慮占地盤,孩子們大了,別在大唐爭,外面有地方,過去了,就是當地說話最管用的人。
想回來住幾天,有蒸汽機船和火車,蒸汽機船不看風向,想來從倭國到大唐,現在風不好的話,要用上一個來月。
往后,幾天而已,然后到了大唐的港口,坐火車回來,也是一兩天。
而新羅,更近,或者先把新羅占下來,不對,是先讓新羅百姓過上好日子,火車修過去。
然后從新羅去倭國,船走得更近。
武婕妤還是沒什么其他反應:“聽說海外的地方夷人像野獸一樣,可得小心。”
“有槍,孩子們大了時有炮。”李隆基還是堅持讓孩子們出去,別都在京兆府等著坐皇位。
……
“為什么不等一等,等雄雕的身體好了,小雕再學狩獵。”
永穆公主跟李易在吃飯,金雕一家被郭子儀給帶走,去驪山。
驪山野物多,用來給小雕訓練最合適。
“那它們就飛走了,驪山上面沒有雕,它們先過去看看,發現比自己家原來的地方好,就住下,咱們才能多接觸。”
李易有著盤算,長安周圍人煙多,金雕一家萬一不想呆,還能用籠子給關著?
先送到驪山上,雌雕帶著孩子捕獵,在捕獵的時候就會發現,哎呀,好地方啊。
比自己曾經的家好,不回去了吧?在這里建個窩,還能吃到新鮮的魚肉。
見到那個在天上能飛的人,他不傷害自己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