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鵝好了,按照李易法子制作的燒鵝,我這有辣醬你們誰要?”
張九齡看過信,徹底放心,沒問題了。
那邊的鵝制作好了,被拎出來,他招呼眾人吃飯。
他自己有辣醬,蒜蓉辣醬,蒜多,但還是很辣。
他知道自己家鄉這邊的人不喜歡吃辣的,天熱,辣吃多了上火。
不過有時候挨著海邊潮濕,吃點辣的也不錯。
但李易說的這邊的人不喜歡吃辣的,最好是甜一點的,或者是清淡的。
張九齡感覺自己吃辣椒醬沒問題,主要是這個醬用來制作海鮮不錯,蒜多。
一只只鵝被拿出來,阿妹分到了兩只整鵝,別人喝上冰鎮的酒,她饞,卻依舊不喝。
“回去我寨子也要做,多樣家禽,鵝肚子里的醬蘸著好吃。”
覃水撕下來鵝的翅膀,蘸蘸鵝肚子里的醬。
這是之前制作鵝的時候抹進去的,然后封好口吹氣,再烤,這樣出來的鵝皮肉容易分離。
等烤好了,肚子里混合著油的料,又成為了蘸料。
就像是狗醬一樣,用狗油和狗湯來制作。
其他地方修路的人一樣在吃午飯,縣里的衙門安排,要求有肉有蔬菜。
市舶司出的錢,修路的百姓們會自己臨時抓魚,給廚房熬魚湯。
衙門由于大批量采購,會有多出來的余錢,就自己留下了。
算是貪污,只不過沒人管,別太下作就好,比如說不給百姓吃飽。
駛遠縣的百姓終于休息,他們拿出來自己帶的干糧和咸菜,晏氏則提供湯,這是晏氏唯一花錢的地方。
也是魚肉菜湯,不過洗都不洗就扔進去一起煮,聞著有股腥臭味兒。
百姓們罵罵咧咧地吃著,他們知道情況。
明明用正常的錢,晏氏還能有得賺,結果晏氏非要二倍的錢。
結果被捉去了,轉過頭坑害自己等人。
晏氏沒占到一點便宜,卻苦了自己,蒼天不開眼啊。
晏氏管著修路百姓的人此刻則湊到一起,喝著收拾干凈的魚湯。
從表情上看,他們同樣不高興,他們抱怨晏幫,就是晏幫起的頭,要二倍的錢。
如今好了吧?二倍沒有了,還要往里搭錢。
……
“今天怎么這么多絲瓜?”武婕妤同樣的中午,她發現絲瓜多。
絲瓜咸菜、絲瓜蛋花湯、絲瓜燉排骨、蝦仁炒絲瓜、羊肉絲瓜卷。
“東主說包兒的維生素C少了一點,趕緊補上,用別的補,不如正好是素菜的絲瓜。吃一頓就差不多。”
桃紅二號把一小碟羊肝放到武婕妤的面前時回答。
“哦,這個絲瓜好吃。”武婕妤立即妥協,沒有什么好吃和不好吃的,只要對自己兒子有好處,石頭她都可以吃。
而且看著一堆絲瓜,吃起來的時候確實很可口。
該甜的甜、該咸的咸、該鮮的鮮、該淡的淡,武婕妤吃著認為御膳坊的都應該殺頭。
李家莊子把食譜都交出去了,結果做出來的東西還是比不上李家莊子。
“桃紅啊,你說御膳坊跟李家莊子的飯菜差哪?”武婕妤看一眼自己的兒子問。
距離上次喂奶過去一個半時辰了,寶寶還沒動靜,估計隨時會醒來哭,餓了,或者是屎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