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天下人,李家莊子隨便一個奴隸能做到什么程度。
其他地方的官員小心了,東主生氣就把莊戶全派出來頂替你們的位置。
如果你們不懂得好賴,東主親自過去,你們就完啦!
吃飯的百姓不管李豐寫不寫信,他們聽到李豐說的話,更興奮了。
“對,在我們縣過年,我們聽你的話。”
“我們這里冬天比長安暖和,穿兩件衣服就行。”
“你們長安怎么過冬啊,想想就害怕,聽說水凍成冰,人在屋子里,能凍死不?”
“有人說你們北方冬天撒尿要拿根棍子,一邊尿一邊敲。”
駛遠縣的百姓感覺自己跟縣令親近了,什么都問。
李豐咽下口肉:“我們莊子有暖氣,在屋子里光著身子就行,別人家有火炕,東主琢磨出來的。”
“是那樣嗎?暖氣是什么?”小孩子不懂。
“割一塊野豬肉,冬天放在外面,一晚上拿出來,跟石頭一樣硬。
我們屋子里,弄一塊冰進去,不長時間就化了,有暖氣。
今年的冬天只能燒炕了,我教你們盤火炕,東主說了,廣州的冬天濕冷。
就跟我們那邊剛開春的時候一樣,很難受,我們那里河流多。”
李豐形容不出來,只能簡單地說說。
現在的天氣他就覺得濕熱,睡一覺起來,感覺渾身的骨頭縫都疼。
好在帶了辣椒面和很多姜,能夠調整一下。
“火炕是什么東西?盤?”小孩子的問題多。
“盤就是像擺迷宮,一個……我給你們修房子的時候砌炕,你們就知道了。
白天燒火,晚上的時候就不用燒了,看情況是不是需要加火道。
只要大面積整體升溫,潮濕就少,尤其是廣州的冬天下雨之后,東主說這里冬天是下雨。”
李豐自己說著,都想回去了,不在當地呆。
他懂得溫度,東主說的,零上四五度,下雨,陰冷陰冷的。
就是長安深秋之后,開始下雨時的那個感覺,地面是濕的、屋子里是潮的。
必須盤炕,誰規定不結冰就不能燒火炕的?
百姓們還是不明白,沒見過,他們始終認為長安的冬天難熬。
信息流通不夠,以前的冬天長安城里,總有第二天早上抬出來的死人,凍死的,間接或直接。
如今沒有,家家燒炕,晚上凍鼻子,身體不冷。
修路的地方,也跟著吃燉肉,并不挑剔,什么好吃不好吃的,有得吃就不錯了。
大唐人吃豬肉,不然養豬為了什么?
只是富貴人家不喜歡吃而已,調料少、處理的方式少。
“等修完了路,咱們回去就開始修房子,原來的房子扒了,蓋新房子。
大家一起幫忙,修自己家的,也修別人家的。
這個有工錢,是縣衙門補貼給百姓的錢,旁邊有石頭山,咱們用石頭蓋房子。”
負責這里的莊戶對吃飯的人喊話,修路錢是絕對不給的,都說好的由晏氏提供。
轉過頭給百姓修房子沒問題,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