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們明天開始修房子。”
“對,修路哪有給自己修房子重要?”
“明府,修自己房子真給我們工錢?”
大家一聽休息,不答應,再過一段時日,廣州也冷,到時候怎么蓋房子?
“給工錢,由市舶司給,大家要蓋的房子統一規格,叫別人看了干凈、規整。
然后提供給過往商人住宿,我再教你們做飯,買炒鍋,你們需要給別人提供飯菜。
酒呢,咱們這里的水果多,各種果酒可以做出來,有的需要加糖。”
李豐保證著,修路沒給錢,吃得倒是不錯。
說好的晏氏出錢,之后這個錢從晏氏身上弄。
修房子,再不給錢,百姓過不下去日子了,他們最近修路,沒干其他的活兒。
要不是家里和修路的人都有吃喝,他們就斷供了。
原來就窮,身體干瘦干瘦的,干著活,反而變胖了一圈。
家中的孩子,變化最大,他們吃飯消化吸收快,很能吃,吃完就長肉。
秋糧本來就沒有多少,還要交租子和調。
不過今年不交,李豐做主給免去,廣州府那里同意,他們只要給朝廷弄到了錢,那點租子無所謂。
衙門的俸祿,實際上從租子里出。
李豐他們不需要,廣州府上哪撈不到點錢啊。
比如叫百姓采集藥材,衙門收購,比平時的價錢高。
湊集到一大批,轉手賣給李豐,李豐加價,派人送回去進藥房。
加出來的價錢,就是衙門官員額外的收入。
百姓沒吃虧,李家莊子正常收,這個價比在莊子收便宜,哪怕包含路費。
百姓留下一季的租子和調,明年夏收之前便不會因為糧少而餓肚子。
另外廣州的百姓只要有自己的特產,通過修好的路賣到長安,或給夷商,同樣有錢賺。
不過現在不是錢的問題,百姓很少去遠的地方,即便有特產,依舊由商人收購。
州府負責定價,不可以過低,否則不賣給商人,大不了州府組織人手去長安送。
自己的糧食還得種,當地全沒有糧,從外面調運,價錢高,別處又會缺糧。
眼下還沒有兩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也沒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話。
湖南荊州那邊,如今人口少,許多地方沒有開墾出來,洞庭湖在又有什么用?
南宋時期的蘇常熟,應該指占城稻,到南宋的時候出現了許多占城稻的新品種。
山東、河南、河北卻缺少糧食了,關中也缺。
說明戰爭的影響太大,加上天氣原因,尤其是干旱,一說山東干旱,旱的地方就包括河南河北。
李豐知道情況,李易給講過,要求他在這里大力推廣先進的農耕技術,尤其是養殖繁育水牛。
通過養鴨子來獲得肉,烤鴨的辦法已經告訴了,廣州當地不缺少果木,用果木烤,味道好。
加上新的網,能夠在出海的時候沉網捕漁,不存在打了一天漁,回家收獲不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