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環境變換,不吃就餓死。
“它比雞蛋貴呀!”小蘭挽起永穆公主的胳膊說。
“因為少,而且確實比種豆子強,損失的豆子和多出來的豆蟲,從營養的角度上講,養豆蟲劃算。”
李易并非炒作豆蟲,他計算減產的大豆與豆蟲的整體營養攝入方面的比值。
對于養豆蟲的人來講,考慮的是價格。
李易從生物角度出發,得出結論,在豆地養豆蟲對大唐人的整體蛋白質供應更多。
他不會在這個事情上撒謊,他只需要考慮讓百姓把豆天蛾、霜天蛾、柳天蛾等種類區分開就行。
其他天蛾為什么不吃?因為容易過敏,也就是有毒。
桑天蛾就是桑蠶,蛋白質過敏概率就高。
柞天蛾,即柞蠶,過敏性低。
后來吃的黃金蛹,其實是桑蠶,不過經過特殊繁殖,見毒了。
不然桑蠶蛹不能吃,一吃過敏,拿什么治療?
現在大唐就不吃桑蠶蛹,有吃死人的例子。
柞蠶有吃的,只能在北方,長安有,最多的在渤海國那里,契丹人控制的范圍最好。
“今年河北道北部地區的人會送來大量的榛子、松子、繭蛹、桔梗等東西,還有人參、松蘑。”
李易對周圍一圈人說,日子好過了,這不是跟東北地區有貿易通道么。
那個誰想要娶大唐公主的事情被他攪和黃了,貿易去繁榮起來。
那個契丹王李失活那么大歲數了,非要娶一個大唐的年輕的公主。
就是永樂公主,同樣不是李隆基親生的,也不是李旦親生的。
關鍵娶完了,一年就死了,公主又變成了他弟弟的媳婦兒。
跟金城公主一樣,感覺大唐的公主不好娶,誰要是說娶,得先掛一個。
李易不答應,不用你娶,你要是找事兒,直接處理你。
去年東北地區就拿到好處了,主要是暖水瓶、煤油燈、一些藥物。
煤油燈的煤油持續地運過去賣,價錢不低。
暖水瓶一個都沒拿回來換新的,不壞呀,價錢那么高,用的人非常小心。
“李郎,那里的人參比黨參、丹參好。”永穆公主公主評價東北人參。
“功能有重合,也有不同,比如去高原地區,那邊的人參效果就不是很好。
不過那邊的人參用來吊命確實有作用,我要是以后能提取一下。
不管是哪一種人參,總歸可以用來注射治療疾病。
種吧,年年種,野生的采,種的就一年頂一年,上肥料,五年可以吃,不過要加量。
八年之后,長大的人參會回縮生長,然后再逐漸變大。”
李易想到了一個事情,人參,現在不缺,以后用多了就缺。
多種一點,五年的人參就不錯,用來提取有效成分。
種人參技術現在人不知道,需要蓋草簾,然后還要陽坡移陰破。
他那時最初研究出來這個技術,更多的是出口,賣給倭國人。
后來倭國人就有考察團過來,東北當地的官員那個舔啊。
人家問什么就說什么,還要讓種人參的人給倭國人參觀、講解。
然后倭國人就明白了,臥槽,我們買得那么貴的人參,你們像種大蘿卜一樣種?行!
回頭人家倭國就調整價格,一下子從山峰落到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