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不想反駁,沒意義,繼續湊柴火。
“關鍵火要小,溫度保持,讓里面的火燒肉湯汁慢慢咕嘟,火大一煳就沒法吃了。”
李易換個話題,說做紅燒肉的細節要求。
紅燒肉他沒放醬油,用冰糖炒的糖色。
一大鍋慢慢靠汁,越是下面的紅燒肉越好吃。
鵪鶉蛋在另一口大鍋中煮著,早開了,還煮,多煮一會兒,撈出來快速放在冷水中容易剝皮。
“你留一點湯給沰兒拌飯吃,我發現他最近喜歡用濃湯泡飯。”李隆基不去想誰在背后使壞。
他決定在宮里下個令,由王皇后下令。
凡是涉及到外面的事情,還有改變原來生活習慣的,太監宮女必須說,不說就打死。
而且和尚、道士,也不準再去后宮。
若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趕緊到李家莊子檢查。
李易扔里幾個松塔:“給小家伙換成蛋炒飯,他就不泡了,他嫌飯沒有味道,同時增加運動量,不能養成小胖墩。”
“要不要給各部和州府的世家子弟調離重要位置?”李隆基確定了,就是世家在背后搞得貴。
他準備下手,收拾一批人。
不能殺卻可以調離重要崗位,權力旁落。
“應該告訴鴻臚寺給外來的蕃邦降低待遇,比如減少一成。”李易扭頭看李隆基。
李隆基一愣,抿嘴想,然后長長吐出口氣:“忍?”
“等學子們把該學的學差不多了再說,之前當免費訟師的學子那么多,我準備為他們上大課。
摸清楚他們的家中情況,看他們需要什么,今年他們有不少考上了科舉。
另外是那些到村里幫忙的學子,比如寫雙鴨同情詩的那個……王旭,人就不錯。”
李易告訴李隆基,咱們還沒準備好。
所以即使覺得世家的可能性更大,也要裝作不知道,給別人看,咱們懷疑的是蕃邦。
這等爭斗,要么不出手,出手不留情,一下子全解決。
經歷過玄武門的李隆基露出笑容:“易弟,你喜歡長遠謀算?”
“我喜歡干凈利落、快意恩仇,但不行。等幾年吧,大唐還有許多地方吃不飽飯,今年冬天不曉得又有多少人因饑餓而死。”
李易說到此事,心情突然變得不好了。
大唐只看京兆府,一片繁榮,吃不上飯可以找官府幫忙,或者直接找李家莊子。
別的地方則不是,終究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身體慢慢消瘦,最后因營養不良,甚至是直接餓死。
去找衙門,衙門也不會管,最多給你吃一頓飯,然后你還得回家。
有的地方連飯也不給,你餓死在衙門口,衙役只會把你抬走、埋了。
一般人又不會真的去找衙門,討飯都不討,總以為自己能熬過去。
“香味飄出來了。”李隆基像沒聽到李易說的話一般,他吸吸鼻子。
“我得快點把蒸汽機弄出來,別等著明年開春,越早越好。”李易同樣不說別處百姓的問題。
說了也沒用,不可能親自過去查問,然后送糧食。
趁著現在大唐人口還不多,盡量增加畝產。
十多億人可以養活,幾千萬人,這么大的領土,怎么就得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