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驢長得和馬一樣高大,力氣就更大。
野驢能刨坑找水喝,馬則不行,差距出現了。
在邊緣地帶,有野馬也有野驢,干旱的時候,野馬會跟在野驢的身后。
野驢刨出水喝完,野馬湊上去喝,還有其他的動物。
要是有滑雪板,大家可以騎著馬找野驢,找到后圍起來,踩滑雪板站在雪地上搖繩索。
騎馬也能搖,就是不如站著效率高。
并非每一次拋繩子都能套住野驢或野馬,一人一騎用套馬桿抓不到好馬。
好馬在不負重的情況下比馱著人的馬速度快,套馬桿還不等套上,人家跑了,追不上。
拋繩子距離遠,有的馬覺得這個距離自己受到攻擊可以跑,就這個時候,繩子拋出去把馬套住,然后雙方較力。
還有打仗時候的敵人軍寨木頭圍欄,用套馬索一起拋,然后拉倒,這都是技術活兒。
對于他們來講,是生存的必備技巧。
從小的時候開始學習,也不是專門學,生活中的一部分,養馬、騎馬、套馬、叼羊。
孩子們把這個當成日常玩耍的項目,然后射箭、快速策馬時候的劈砍、跳馬。
“你們發現了,可以找我們,我們去抓住,一樣給你們錢,就是稍微少一點。”
秦離覺得一冬天沒有什么事情做,兄弟們戰斗技巧要落下,不如抓驢。
再與吐蕃部族比比賽,增進友誼,加強互動。
彼剌喇略微猶豫一下,點頭:“行啊!”
他也想到這個方面了,跟大唐的人多接觸。
“秦兄弟,你說還能再打嗎?”彼剌喇問出來之前一直擔憂的事情。
洗腳的女人動作都停了,她們也害怕打仗。
“打不了了,你們不打,吐蕃哪有兵來打?看后勤,難道讓你們提供東西?還是讓你們拿起武器?”
秦離已經得到消息,雙方在和談,商量一同合作開發黃河源頭。
就是這地方給大唐用著,然后大唐賺了錢,五五分,給對方看賬簿,每一筆錢都寫得清清楚楚。
“撫千,撫千,贊普派人來了,進來了,我攔不住。”
有人跑進來,跟在后面的是幾個手拿武器的人。
“彼剌喇?他是誰?”進來的人用吐蕃話質問。
“滾出去。”秦離同樣用吐蕃話說。
“你是誰?”
“羽林飛騎統帥,秦離。”秦離瞪眼睛:“我數三個數,不出去,就不要出去了,一……”
進來的人轉身跑了,到外面,他們郁悶地站在那里。
“放他們進來就不錯了,敢跟我叫喚?”秦離傲然地說著。
挨著城,怎么可能允許吐蕃人隨便過來,必須控制范圍內。
對方是想用身份來壓彼剌喇,自己在這呢,要是讓對方把彼剌喇給壓住,往后還怎么相處?
大不了把這些人干掉,寫一封信回長安說明情況。
跟東主說,羽林飛騎辦事,不需要朝堂上的官員管,東主說行就行,陛下那里要說不行,再改。
不過一般,理論上來講,跟陛下說,還不如跟東主說,反正結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