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卻要受節制,自己過來有重要任務。
“安排幾個人把他們送進去,耽誤我洗腳。”秦離喊一嗓子,轉身又回去。
就是這么霸道,打兩巴掌算什么?弱國,即便殺你重要人物,你都得挺著。
秦離回屋,與同樣擦干凈腳,覺得沒有味道的彼剌喇說:“派他們來,主要是商量黃河利益分配的事情,他們自己覺得可以欺負你的部族,就這么點事兒。”
“他們若逼迫我,你們能保護我部族嗎?”彼剌喇重新邀請秦離入坐,坐炕上。
“咱們是兄弟,大雪落下,咱們都攜手并肩,何況一些人自己耍小心思。”
秦離也舒服不少,沒有腳臭味兒了。
他能忍歸能忍,并不代表他吃飯的時候喜歡聞。
“你要是能保證他們不派兵屠殺我部族,以后我就是大唐人。”彼剌喇憤怒了。
什么時候了?贊普那里的人過來還對自己如此說話?欠你們的?你們以為你們是誰?
“明年進城,城里有地方,不過外面的營地要留著,牲畜進去容易生病。
東主說了,冬天的時候,非要把能適應寒冷的動物趕到一個密集的場所中,一死一大片。
外面輪換著派人養牲畜,其他人入城,但凡咱們有一口吃的,就不會叫你們餓到。”
秦離拍著胸脯保證。
他看出來吐蕃過來的人的目的,求和。
既然如此,正好借機繼續拉攏吐蕃在這里的部族。
他心里覺得自己很不錯了,找到機會就能拉攏人。
他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有十三個部族的人在跟郝靈荃開會。
郝靈荃一頓說,十三個部族同意幫大唐養牲畜,人進城池,在外面修馬廄、羊圈等地方。
聽從大唐統一管理,一起學習大唐文字。
郝靈荃再次發揮了他的外交水平,他就是生不逢時,不然他去搞傳銷,絕對是大拿。
不,是他要是去搞國與國的外交,保證不會差。
他現在就干著這樣的事情,別人就信他的,同樣的話,從他的嘴里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更真實、更可信。
吐蕃派來的人本打算先跟郭知運等人商談,然后再找自己的部族,用部族來對大唐進行壓迫。
結果秦離所在的地方,部族不會答應。
郝靈荃開會的一大群部族,他們現在就差嗷嗷叫了。
郝靈荃像演講一樣跟他們的頭領說話,畫了一張又一張的大餅,還用自己曾經的功勞來說事兒。
于是當郭知運等人見到了吐蕃的使節時,一大群部族的人選擇聽從大唐的命令。
他們的頭領與郝靈荃建立了不錯的私人關系,郝靈荃承諾在整個冬天,允許部族的人進城。
然后大家一同為發展大唐和吐蕃的經濟合作往來出力。
尤其是養殖方面,各部族主動承擔了牲畜養殖的人力。
郝靈荃則提供草料等方面的物力,不能叫部族的兄弟們吃虧。
冬天這段最難熬的日子過去,大家要堅持到來年春天。
吐蕃這邊派來的人先把宰相書遞上,他們自己已經不派人去大唐送東西了,太遠,沒有驛站的便利。
“看樣子吐蕃也打不動了,竟然答應大唐開出來的幾種套路條件中的一種。”
郭知運比較開心,宰相書他們拆開,跟他商談的文書內容卻說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