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絲毫不擔心,他給其他暫時沒想通的人講解。
蒸汽機船,主要是速度快,穩定。
租賃給別人,由大唐的人操作。
別人可以用來拉貨,也可以用來下網捕魚。
為什么不大唐自己去拉貨和捕魚?因為需要一個個地方當地的勢力的支持。
當地不支持,補給難度要增加,甚至沒有合適的碼頭來停靠。
把李易給當地有本事的勢力,他們會處理其他的問題。
國際貿易中,就不存在不**的事情。
李易對此太有感觸了,不管是外國的醫療設備進入他的國家,還是他國家的礦產、石油企業進入別的國家。
甚至包括電子和通訊信息行業,首先得給人家能說得上話的人好處。
個人給的好處叫行賄,集團給的好處則稱呼為公關費用。
個人弄出來的集資叫詐騙,即便他沒有出現問題,有官方的人為了錢,也會想辦法收拾他。
官方弄出來的叫信貸,即便出了問題,很多人虧了錢,官方隨便說一句話,也就是那樣了。
這已經不是只許州官放火,而不許百姓電燈的問題了。
這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說白了,無論哪個政權宣揚什么,其本質都是弱肉強食。
其國內的弱肉強食,其國際的弱肉強食,都在洗腦。
李易覺得挺好,洗腦啊,別人還沒來得及全地球洗腦,咱們先洗。
“那過去之后,怎么跟對方說大唐的情況,叫對方信服?”
姚崇聽明白了,他動心的時候又有疑問。
李易脾氣好,面對別人沒完沒了的問題,還很耐心。
“老姚,我先問一句,你是想讓我給出主意,還是等我出的主意有漏洞?”
李易沒說怎么叫對信服的問題,而是直接針對人。
姚崇愣了,這個問題感覺把自己給頂墻上了,不好回答。
他想了想,剛要開口,李易又出聲了:“想好了再說,我最近要寫一部書,與令長子要寫的重合了,關鍵是我隨時能寫完,內容一樣且更全面。”
李易微笑著說他要干啥,干到了哪一個階段。
“那你還讓老夫說?”姚崇怒了。
“這不是回答你的問題么,你信服了?是不是很簡單?人與人的交往都如此,何況國與國。”
……
“又下雪了,去年這個時候我還有假期呢,回家跟老婆團聚。”
秦離伸出手,接一片雪花,平淡的語氣中卻充滿了惆悵。
他不是在乎分別,也不是在乎冬季,他只是對雪花飄落手心時的融化而感懷。
要是非得在這個時候給他一個定義,那純粹是做作。
比如李易那時的課本,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此牛逼,想了那么多。
結果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必須對這個散文按照同樣的理解去回答問題。
考得不是文采,而是教條式的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