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呼哧呼哧!”青松跑歸來,手上是一個長條的匣子。
李易接過來,拿出海圖,展開給李隆基看。
“三哥,這些島子現在皆能用,當地有土著,很好拉攏。
最簡單的辦法是蠟燭、鏡子、藥丸、絲綢、棉布、針線、菜刀、農具。
處在統治地位的人,喜歡蠟燭、鏡子、絲綢,其他的人更追求實際。
要是有人愿意教他們說大唐話和寫字,他們更高興。
若咱們的船隊規模足夠大,東西足夠好,過去后,他們會十分愿意把自己當成大唐人。”
李易介紹島嶼情況,比如關島,有人,幾千人而已。
他們自己生活都很茫然,不知道信仰應該是什么,總換。
大唐現在過去,說你們是大唐的子民,并且給各種好東西。
他們自然就會認為自己是大唐的子民,有人帶領他們過好日子,他們的信仰就穩定了。
要是有特別聰明的,看透了大唐的隊伍的情況,然后想利用這個達到自己統治目的。
很簡單,暗殺,下毒,解決掉。
李易正是如此考慮的,凡是太聰明的人,必須收拾掉,不管用什么手段。
最溫和的方式是叫他到大唐,不來不行,來了有好處。
然后住在長安的一個地方,一輩子別回去,因為你想法太多了。
李易可不是什么圣母,他只是對大唐人,還有可以融合的其他人給予幫助。
“他們打仗厲害嗎?”李隆基看地圖,想要知道別人的戰斗力。
“羽林飛騎過去能打,其他的兵……損傷太大,廣州和陸州兵也行。
他們的密林多,氣候潮濕,一般的部隊過去基本上屬于送死。
跟吐蕃的高原環境屬于反差,西南地區就是這個。
所以我才給西南地方的折沖府更多好處,收購他們的物品與活的動物。”
李易把情況敞開了說,每個地方的行政方針不同,因地制宜。
不能總以道德和信仰來忽悠人,當地人難道不想過好日子?
給他好日子過,他們才能守護這一份好處。
所以說反腐、環境治理、脫貧,才是國內戰略,對外的貿易和利益交換,屬于國際戰略。
當國內無憂的時候,就是對外展開攻勢的時刻。
有識之士都能看出來,所以他那時的國家會受到各方面的打壓。
老毛子的最大失誤在于核對峙背后交易,老毛子獲得了一些利益,但同時在核對峙方面退讓。
一個退讓就讓老毛子國際地位瞬間滑落,雙方都是麻桿打狼兩頭害怕。
只不過當時老毛子被忽悠了,以其他的背后利益放棄了正面沖突的臉面。
在得到那些利益的時候,失去得更多。
這就像兩個人代表兩個團伙一人一把刀,準備干了。
然后美洲那里的人說,我給你一千塊糖,你先放下刀,我也放下,要不怎么就互相扎,看誰先死。
老毛子一想這個一千塊糖好啊,反正大家都放下刀,于是答應了,放下了刀,先放的。
圍觀的人不知道啊,一看,哦,老毛子慫了。
于是付出一千塊糖的美洲的人收獲遠遠超過一千塊糖。
國和人是一樣的,在動刀子的時候開始,誰退誰廢。
大唐在西南不能退,不然頂不住其他位置。
李易把這些都考慮進去了,國之強,強在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