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過去一天,大隊人馬出行。
藍寶一家三口與隊伍同去,他已準備好雙倍的彩禮錢。
李旦、豆盧貴妃、王皇后、武婕妤、柳婕妤、小家伙、包兒、永穆公主、李成器。
其他的是宮女太監、莊子上的護衛、羽林飛騎。
所有的馬車帶轱轆,同時配備上雪橇架子。
整個隊伍二百輛大馬車、兩萬多匹馬、五千羽林飛騎。
需要走將近五百里的路,每天消耗一千緡左右的人吃馬嚼的錢。
“李東主,為了接我嫂嫂,花的錢太多了吧?”
李易不嫌冷,跟郭子儀坐在一起,坐外面,郭子儀的車頂上有棚子,架重機槍。
藍寶騎匹馬,在旁邊滿臉愧疚。
“并非專門去接你嫂嫂,我們出門轉一圈,總在長安呆著鬧心。
平時人和馬一樣吃東西,無非趕路的時候馬多吃一些。
不怕,一天有個千八百緡的夠用,路上買百姓的東西,百姓還能得到好處。”
李易看得開,出門溜達溜達,當散心。
天天悶在李家莊子,沒意思。
隊伍沿渭河走,然后再沿黃河走,不等到李易那時的三門峽市,目的地便抵達,靈寶市的位置。
路上有潼關,到地方的時候再向東則是函谷關。
隊伍挑起來的旗幟為灞水李家莊,速度并不快,倒是斥候跑來跑去。
畢構他們也想來,不過眼見年底,他們怕耽誤朝廷的事情,只得留在長安。
要說隊伍里最高興的是永穆公主的娘,柳婕妤,就她跟來。
王皇后顯然不能侍寢,武婕妤又忙著照看包兒。
她準備趁此機會懷上孩子,男孩兒女孩兒無所謂。
她屬于母憑女貴,女婿厲害。
“多久沒有出來一次了?”豆盧貴妃透過窗戶望著外面的景色感慨。
李旦看另一個窗戶:“這邊人的日子過得不錯,身上的衣服厚實。”
隊伍還沒到新豐縣,在京兆府地界,百姓生活水平當然高。
通常穿好幾層細麻的衣服,然后在里面塞稻草。
腳上都是皮鞋,里面帶毛的。
看到李家莊子出行,前面的人紛紛讓路,站在路邊微微躬身,表達謝意和敬意。
宮女和太監穿著宮裝給人送脆管糖,就是粘了很多芝麻粒的麥芽糖,一拃長一根。
說是陛下給的,至于為什么李家莊子的車隊由宮女太監送陛下的東西,不解釋,自己想。
小孩子額外得到一塊高粱飴糖,外面一層糯米紙。
有糖吃,不管是大人還是娃娃,都開心。
喊著陛下的好,接到糖,慢慢吃,大人一般嘗一口,沾沾皇家的氣和得到李家莊子的祝福。
孩子沒跟在身邊的會拿回家給孩子吃,孩子在身邊的把孩子手上的收起來,一樣回家吃。
“等養的豬多起來,冬天穿豬皮衣。不然要看棉花種出來多少,穿棉衣。”
李隆基看百姓臉上有笑容,心情好。
開始考慮將來的事情,穿麻衣遮風差。穿好幾層又沉,風一大,還是能給吹透。
唯一好的地方是路邊有朝廷的棚子,免費熱湯。
百姓帶上一點干糧就敢出門,走出一段距離,休息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