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會答應嗎?”
“會呀,我是老成,縣里我家業最大。”
“老成啊,你戴著帽子,眼睛都快看不到了,沒認出來。”
鄭伊勤正在研究如何迎接李易,外面百姓的喊聲隱約傳進來。
“百姓在組織,咱們怎么辦?”鄭伊勤又慌了。
其實他挺穩住,不然不會把他安排到鄭縣。
宰相來他都不會緊張成這樣,李易跟宰相不一樣,宰相有人可以彈劾,誰會彈劾李易?
即便宰相想收拾人,得有個證據。
李易一句話的事情,甚至不用跟別人說,對百姓喊一嗓子,估計百姓能把衙門的官員活活咬死。
“不用管,聽我的,衙門不管,衙門組織起來,叫官員命令,百姓自發,才能顯出李易的厲害。”
縣尉想到了一個情況,縣里不出頭。
不代表縣里沒能力,而是告訴其他人,李易得到的待遇屬于他自己。
縣里領頭,豈不是顯得百姓沒辦法才去接待李易么?
“對,咱們看著。”主簿也想通了。
“真,真行?”鄭伊勤需要別人再推一下。
“行!”縣丞篤定。
“好,好吧!”鄭伊勤攥了攥拳頭,臉色有些發白。
他很珍惜現在的官職,鄭縣的縣令。
在別的地方,縣令想辦點什么事情,總找不到好的方法,眼看著百姓過苦日子,光著急,沒有用。
在鄭縣,當初拿下州府官員后,李易親自坐鎮,把所有的縣的發展模式全給確定下來了。
百姓只要照著做,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那些模式有多厲害。
自己只要蕭規曹隨,看著百姓的日子一天天變好,很有成就感。
鄭伊勤自己都不清楚,他真正害怕李易的并非李易彈劾別人容易,而是李易留下來的發展規劃。
李易當時只在州府幫忙幾天,到如今,還按照李易的辦法來行事,并且沒有錯誤。
幾日的工作量,把整個州府的各縣擺弄明白了,又能持續發展,這是什么能力?
自己沒什么大的建樹,李易過來看,不用彈劾,說一句‘官員怎么就沒想出新的東西?’。
自己是主動辭官,還是厚著臉皮?
外面的百姓不曉得州府里面的情況,他們就在衙門口商議事情,這里的場地大。
大家討論著每家出多少東西,包括馬的草料。
大戶多出,按照家庭經濟條件。
最差的,可以出工,別拿錢和物品了,留著自己過日子。
至于縣衙門,百姓覺得非常好,沒搗亂。
是的,百姓的想的簡單,縣衙門的人老實呆著,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該修路我們自己修,該護堤我們自己護,我們知道怎么干。
需要交的租子……不交,免了,遭災,免三年,說好了的。
“不要著急,諸位,李東主的隊伍速度慢,明天晚上才能到鄭縣,明天中午時候差不多到咱們這里,有時間。”
老成大聲吆喝,他賺得最多,所以很想見李易一面。
去里李家莊子,他沒看到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