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有著傳統文化的思想,又有著實用主義的思維。
他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意識理念,卻堅持自己的文明的優秀定位。
他清楚,不僅僅是他,很多他那個時代的人都有一樣的想法。
那是一種傲,骨子里的,靈魂深處的。
其他國度的信仰是宗教,然后一邊說著信仰,一邊又說民主、自由才是信仰。
信教的人,在上進化理論課的時候,是不是挺有意思?
不管信哪一個教,對于進化論都是沖擊,尤其是什么男人的肋條骨要少一根,這顯然是錯的。
還有誰出生在馬槽里,然后生孩子的女人還沒有男人,這個難道是試管?
所以他們的信仰和他們的行為,就是表里不一,虛偽。
之后就是各種洗地、狡辯,反正無法自圓其說。
中華不用,中華也有傳說,但傳說就是傳說,大家不會當成信仰。
李易覺得,也是那些個國度趁著中華文明衰弱的時候武力強大,然后才在一些方面主導了世界。
這事兒怨誰?怨滿清?滿清是怎么打下來的江山?還不是你明朝自己出問題了。
說小冰河,人家滿族就沒有小冰河?大家都有。
長江都能結冰,想想東北是啥樣?
只能說明政權無能,好在中華民族有頑強的自我糾錯性,
一次次,最后又恢復到漢族正統,同樣神奇。
“東主哥哥,給!”李易在考慮一個很深奧的關于民族的問題時,一個小丫頭手上拿著一串兒雞尖過來。
雞屁股的腺體被去掉了,很肥。
在小丫頭看來,這個最好吃。
李易:“……”
“不會一個串兒里放一個?哪有連續六個的?兩個不行嗎?”
李易嘟囔一句,帶著笑容吃掉一個雞尖。
小丫頭緊跟著吃一個,嘴在飛快地嚼,又遞給李易,還有四個呢。
李易深吸一口氣,準備繼續吃。
沒辦法,人家小寶寶把最好的東西給你吃,你敢說你不愛吃?
永穆公主反應快,主動把這個雞尖吃掉,她可以吃,怎么吃都不胖。
同是一時間,羽林飛騎把所有的營帳搭好,他們吃飯的速度快。
小丫頭高興了,拿著剩下的跑去跟別人炫耀,她喂了李東主一塊‘好肉’。
“李郎,感覺很溫馨。”永穆公主喜歡這種氛圍。
“這其實是一種理想主義模式,實際操作中,并不理想,真正的理想是烏托邦。
那種理想,有局限性,我的行為操作打破了局限性,因為我不是以思想來限制。”
李易對此有著自己的深思熟慮,他要打造樣板。
烏托邦屬于區域性隔絕,桃花源。
李易想達到的是全民富裕,以李家莊子打樣,然后京兆府隨同,之后再向外擴展。
按照禪語來說,這個全民富裕,算是,走一步,千山萬水;一步不走,萬水千山。
總歸要有人去想、去做,不然哪來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那個時候的人,連小轎車都不敢想,就是住個樓房,有電燈電話。
“記住今天,以后大家會知道一些做夢都不敢夢的事情。”
李易把兩個雞中翅放到永穆公主面前的碟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