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跳下雪橇,去李隆基的大車。
他找李成器:“大哥,我想到個事情,剛才孩子問我帽子什么皮。”
“兔皮。”李成器給出答案。
“我知道是兔皮,咱們嘗試著養兔子吧,我有養殖方法,成套的。”
李易以前家里有兔子,當時養的哈白兔,就是哈爾濱大白兔。
大唐沒有這個品種,卻有其他的野兔。
“賺錢?”李成器感興趣,兔子現在多,只要山上,想抓保證能抓到。
趕上夏秋收獲作物的時候,有的狗會幫忙把兔子叼過來。
“兔子長得快,吃草,養牲畜的繁殖周期長,兔子不同。
兔肉能吃,兔皮用來制作東西。
一畝地的大小,輕松養五千只兔子,從配種到出欄,八個月差不多。”
李易說數據,比起家禽,養兔子一樣有很高的利潤。
關鍵是兔皮,兔皮用處比雞毛大,鴨子的鴨絨雖說不錯,產量卻低。
“讓百姓養?”李成器瞬間想到養豬的操作,梁掌柜等人建了大的生豬養殖場。
同時又在京兆府北邊的各州府與百姓合作,百姓按照要求養,豬場收,百姓得錢。
李易搖頭:“不能叫百姓自己養,費勁。養殖數量少,耽誤時間,不如干別的活兒。
養殖數量多,需要場地,或者自己釘籠子,成本高。
另外許多添加的東西,百姓自己不方便獲取。
咱們找產量低、無人種植的荒地,圈起來,雇百姓養殖。”
李易擔心百姓把兔子給養死了,兔子很容易死。
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必須把兔子活動和睡覺的地方收拾干凈。
一戶百姓難以支撐,幾戶或十幾戶合作,又會出現出工不出力的情況,大鍋飯不好吃。
干多干少的,最后利潤如何分配?
難道計工分?誰負責給工分?
李成器點頭:“現在開始收兔子?”
冬天下雪,山上有兔子的痕跡,在雪地上兔子跑得不夠快。
但不能下套,下套抓兔子,兔子會掙扎,越勒越緊,最后把兔子給勒死了。
要用網,不過網的話,需要人守著,晚上放網,抓到兔子了,兔子出不來,被活活凍死了。
上夾子呢?是要完好的兔子養,不是殘疾的兔子。
訓練狗撲兔子,不咬。
要么騎馬,手里拿網,扔網出去罩。
騎術若是好的話,探手叼兔子也行,能叼羊就能叼兔子。
“羽林飛騎訓練。”李易給出主意,有人手,不用白不用。
“還有三萬在太白山上訓練的募兵。”李成器沒忘了另一支軍隊。
花錢雇的,準備在高原地帶打仗用。
現在吃喝那么好,訓練要看成果,不如派出去一支支小隊到各處山上捉兔子。
“對,順便把狼和野豬清理一下,不需要那么多的野生動物。”
李易跟著補充,捉兔子是目標,其他的野物,該抓也抓。
包括老虎,要是能捉到活的,就放在動物園里養,西南地區已經給送來了不少動物。
動物園不僅僅有大熊貓、小熊貓、鸚鵡。
飼養費和照料的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百姓能夠觀賞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