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多的侍女和護衛,整天游蕩在花街柳巷之間。
你寫詩好有什么用?當朝宰輔哪一個不會寫?
他們能當上宰輔,是因為他們會寫詩?
給你安排一個好縣的官兒,你還挑肥揀瘦的。
第二界的李家莊子學子,一律甲第進士,還不是得到村子里配合村正干活?
你以為你是誰?河東王氏?世家現在不值錢啦!整個京兆府的百姓都在學寫字。
“不敢,永……用學識去考才可,我,我當,多謝李大夫。”
王維一看永穆公主怒了,趕緊改口,差點說錯話。
“用學識好,這個‘用’用得好,既然如此,過去一次吃飯。”
李易就喜歡這種識時務的人。
歷史上王維就比較識時務,被人抓了,就委曲求全,然后寫點詩抱怨。
“謝過李東主。”王維趕緊道謝,稱呼都變了。
他知道過去吃飯是啥意思,能見到想見的人了。
不容易呀,自己帶著一群人闖蕩,孤苦伶仃的,終于……
“剩下的魚,李東主。”王維還挺愛吃那個半生不熟的魚呢。
“給你的人吃吧,誰吃壞肚子了找我。”李易拉著永穆公主的手往回走。
李易的行為屬于失禮,他應該跟王維并肩走,永穆公主在他的側后方,一言不發的那種。
李易卻不愿意,對自己家的人不應該比對外人更好么?
家里的人心情不好了要哄,不管是父母還是妻子丈夫,孩子不用哄,給點東西就行,或者帶著玩一會兒。
外人,對自己態度不好,直接懟回去。
人這一輩子,誰都不欠誰的,憑什么對別人低頭,大不了匹夫一怒。
王維不覺得自己被冷落了,人家那是永穆公主。
以前不知道什么情況,現在懂,聞恬蘭香閣,自己想給心儀侍女買點東西,還得等人家開業。
永穆公主一出來玩兒,不營業了。
三個人回去,見到李隆基等人,王維鞠躬,然后站在角落處。
角落處一直站著的青松二號往旁邊讓出一步,角落有人。
王維對青松二號露出歉意的笑容:“邊角影如柱,未知身所顧。”
青松二號回禮:“倏忽難得分,似若垂簾布。”
王維:“……”
他有一點怕了,現在隨便拿出來一個太監都這個底蘊?
關鍵人家是配合自己的風格,張口就來?你確定你是太監?
“摩詰,到這來。”李易一扭頭,發現王維沒了,趕緊過來拉他去大家面前。
王維有一點點緊張,但還能應對。
李隆基問幾句話,王維應答如流。
“易弟,你方才說是安排……”李隆基忘了,始終在想著出海弄糧食回來的事情。
“藍田縣縣丞,加一個,藍田縣如今發展得好,人手不足。”
李易按照說好的事情來安排,說給縣丞就給個縣丞。
有時候歷史資料未必準確,萬一人家王維能夠幫百姓過更好的日子,因為資料事情耽誤了,那不是太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