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李易寫詩的風格怎么那么多變?感覺不是一個人寫的。
聽人趣言,詩乃李易所抄,被抄者已殺了埋掉。
照數量來看,需要埋多少人?
孟浩然想不通,低下望天的頭,去找小吃。
小吃的價錢都不高,雞湯涮的豆皮,一錢能買四串兒,干豆腐卷也是如此。
孟浩然選了一個涮串兒的地方坐下,旁邊擺著醋、醬油、花椒油、蒜泥、姜粉、甜面醬、豆豉醬。
調料隨便吃,但不準浪費,倒一大堆,最后剩一大堆,不行。
孟浩然看價錢,穿肉的是一錢一串兒,簽子不同,吃完了數簽子,旁邊有小竹筒,吃完一個把簽子扔里。
孟浩然看看周圍,發現沒人看著,就一個負責把串兒補上的人,同時也是最后收錢的人。
他給自己的碟子里拿幾串兒,倒上調料,問旁邊一個**歲的小丫頭:“你吃完了不把簽子放進去,藏起來,是不是可以少花錢?”
小丫頭抬頭看看他,抿嘴一笑,繼續吃。
孟浩然:“……”
啥意思?我問你話,你對笑?
見人家不與自己說話,他開始吃,吃完一串兒,他察覺到有異樣,抬頭一看,好幾個人盯著他。
他把簽子放在竹筒里,那些人又扭回頭繼續吃。
孟浩然瞬間悟了,原來如此,百姓幫忙盯,誰都別想偷奸耍滑。
同時他也想明白小丫頭為什么對自己笑,就等著自己把簽子藏起來后舉報,太壞了。
“你這么幫李家莊子,李易給你錢啊?”孟浩然氣不過,對小丫頭說。
小丫頭看他,眼珠子轉轉,放下簽子,小手進兜里掏,掏出來幾張兌換券,擺在桌子上。
她拿出來的兌換券和正常的兌換券不一樣,上面有個獎字,很大。
另外上面還有一行小字: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孟浩然看看小丫頭,伸手把兌換券拿起來,兩張十錢的,一張五十錢的,還有一張一緡的。
“這是什么錢?一緡!你一個孩子拿一緡錢出來?”孟浩然從未見過這樣的兌換券。
“我還有一張十緡的,給爹娘買東西。你吃豆皮,一錢四串兒,我用這錢,五串兒算一錢。”
小丫頭大眼睛眨動兩下,微微抬下巴。
她話音一落,周圍吃飯的人都看向她。
隨即有人開始鼓掌,其他人跟著拍巴掌。
他們非常清楚,一個孩子能夠拿到十緡的獎勵,意味著什么。
“你學到哪了?”另一個坐在對面的十三四歲的男孩子忽然問。
“大學、尚書。”小丫頭笑容燦爛。
孟浩然扭頭仔細打量這個‘壞’孩子,這么大點,在學大學和尚書?
你……
全懂了,給的獎勵,十緡,然后這些一緡的、幾十錢的是平時的獎勵。
“這錢是李家莊子給的?”他想到了李易,更期待見面。
“是陛下給的。”好幾個孩子此時一起喊。
“好,陛下給的,厲害,確實厲害。”
孟浩然才不相信陛下出錢,他說厲害是指李易,好名聲主動給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