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差一點吃食上的問題,但別多吃,尤其是別吃太多豆制品,吃多了肚子不舒服。
蛋白質的攝入咱們有肉、蛋、魚、豆蟲。
鈣啊什么的,有海產品支撐,配合著骨頭湯,容易吸收。
干果每天不是已經給你定了嘛!別在乎吃一頓辣的食物。”
李易打保票,吃吧,出問題算我的。
武婕妤直接用筷子夾了湯里的半個小米椒,嚼幾下,辣得吐舌頭,精神狀態反而好了。
她信李易,信李易的品質。
李易不可能為了保王皇后的兒子就坑她的兒子,她知道李易干不出那種事情。
那屬于弱者,李易是強者,李易想讓誰當太子,還需要耍手段嗎?
武婕妤哪怕因為李易對王皇后打的輔助再多,也不相信李易能對孩子下手。
“好!”有了李易的保證,武婕妤徹底放下心,吃。
“有新買的羊肝,吃一點,回頭我在車里測一下包兒的血液,采耳血。
奶水我再化驗一下,看看缺什么,或者哪一個方面太多,再調整。”
李易想著包兒,包兒總是睡覺,胖乎乎的,這個胖有屬于健康的胖。
“我來了,我來了。昨夜西風送,路平馬蹄縱。垂柳枝漸消,凍蓮莖常供。荊山禽獸少,沃土菜苗眾。愿作田園客,時把鋤籬弄。”
一群馬跑過來了,里面有人大聲喊。
喊出來的是七言律詩,在李易等人看來,還是一般般的順口溜,哪怕走格律和韻了。
“孟浩然來了?”王維聽風格,跟之前的一樣,他能聽出來。
現在他高興了,天呀,終于遇到一個不總是跟我講民生的人了。
是的,孟浩然怕李易。
李易一出聲就是怎么提高百姓生活的辦法,直接落實下去的那種。
孟浩然別看總寫田園詩,然后隱居什么的,他對仕途跟很多人一樣,有著絕對的追求。
李易對孟浩然的評價是基礎不扎實,一個是背誦的貼經,一個是對時政的把握。
說白了就是孟浩然是藝術類的,并非行政類的人才。
但這個藝術與行政,看后續發展,你不能從一個方面就直接否定別人。
李易愿意給歷史上那些個名人一個機會,因為人家確實心存抱負。
當然,像安史之亂的那幾個人,李易就不覺得對方的抱負好。
抱負是指為民,而不是為己。
為己的叫自私,打著為民的旗幟,在大勢不可為的時候還給下一個接任者挖坑,這樣的就是政客。
政客不是政治家,差遠了。
李易對這等自我的人十分反感,之所以對方能如此,不是對方的意志有多強,只能說明對方的懦弱。
就是不行事兒,沒本事,拿國家的利益為自己辦事。
別國的悲哀,李易知道,所以他不想讓大唐也這么**。
現在孟浩然自己騎馬被帶過來,看他落地后的身體狀況,就知道他趕路很辛苦。
“先安排吃飯吧,現在問他事情屬于欺負人。”李易沒見到孟浩然,但愿意好對方一個機會。
孟浩然和王維一樣,就是想弄個官當。
王維人家家族離長安近,錢又多,就方便考試。
孟浩然是一次次都考不過,說明他在科舉的某一個方面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