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桃紅幫忙夾片肉蘸著調料吃嘴里,陳醋的酸味讓他突然精神起來。
“再吃小半碗米飯睡覺,別多喝湯。”李易看小家伙的樣子,吩咐。
“嗯!”小家伙答應,等桃紅給盛了飯,自己用匙子舀著吃。
他現在自理能力,比一些尋常家的百姓孩子還厲害。
跟貧家的孩子差不多,貧家的孩子,四歲的小丫頭就懂得給大人做飯,大人生病了。
那可不是擺樣子,在鍋里炒兩下錄個視頻什么的。
因為包括生火、塞灶、刷鍋、淘米等一套完整流程。
一切都是為了活著,盛世與其無關。
小家伙不用為了活著而學習,他是被帶著學。
在李家莊子,大人做飯,單獨弄個灶,一步步教小家伙。
小家伙當成游戲來學,覺得好玩兒。
結果便學會了,有一天需要他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他知道怎么去做。
而且這種學習,相當于鍛煉大腦和小腦,對智力發育有幫助。
……
外面的百姓吃得熱火朝天,肉隨便吃,冷了就喝口火鍋里的熱湯。
周圍有圍帳擋風,再喝兩口燙的白酒,絲毫不覺得難受。
他們太能吃了,帶來的東西根本不夠他們如此吃。
一個人能吃掉五六斤肉,然后還能吃主食,不然餓。
就跟李易那個時候的六七十年代的人一樣,十七八歲的女子,在煤窯干活,一頓飯吃掉七八個大饅頭。
油水少,干活還累,就只能增加飯量。
十八元一位,加上調料等東西,一共二十五元的紙燒烤和涮鍋的自助餐。
現在的人去吃,基本上不存在繼續開下去的可能,全給吃關門。
也看情況,李易那時有十元錢隨便吃的盒飯,就開在工地旁邊。
干活的人盛菜從來都是盛完就不加菜,只盯著饅頭和大米飯吃,然后喝湯。
工人們害怕,怕使勁吃菜把店給吃沒了,到時候去哪吃?換自己做,耽誤時間,味道也不夠好。
現在的百姓沒去考慮李易得搭進來多少錢,他們敞開了肚子吃。
他們知道李易有錢,不在乎這點東西。
“老張家真是逃過一劫,換成我,我就讓他們整個一族被收拾。”
“所以你不是李東主,一千多口人,還有孕婦和吃奶的孩子。”
“至少應該讓他家多出錢,李東主還跟他家合作,太軟弱了,不過癮。”
“你打你家婆娘的時候我可是聽到動靜了,往死里打,窩囊廢。”
“你說誰窩囊廢呢?你再說一次!”
“不說了,走,離著遠點,咱倆嘮嘮。”
“我不,你想找沒人的地方打我,我知道。”
“廢物,就知道打婆娘的廢物。”
“我不跟你說話,你敢打我我就喊李東主。”
“呸!”
百姓們說著就有爭執的,有本事的人不用打,媳婦兒就溫順貼心。
有的甚至在家哄著媳婦兒高興,給媳婦兒洗腳,在外面說句話,一群人沒一個敢不聽的。
沒能耐的就是在外面挨人欺負了,回家打自己媳婦兒。
要不然怎么辦?有的人就得依靠欺負家人獲得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