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的心根本沒有放在早餐上,早飯吃什么不是吃?
他在想長遠,過了年,船隊要陸續啟程。
海員的飲食和健康保證在第一位,所謂的艱苦奮斗,只能說明后勤跟不上。
就是說,在生存前提下,所謂的健康的標準是次要的。
什么隔夜的飯菜不能吃,亞硝酸鹽多,吃了會出問題。
長輩們哪個能扔?不都是第二天繼續吃么?
然后講究飲食安全的人,不到五十歲就各種病,死了。
而那些不講究的長輩,活到**十歲,還能干活。
這難道不是對一些所謂的‘科學’的莫大的諷刺?
李易想著,挺為難。
他不知道應該按照哪一種方法來操作,是純現代醫學的細菌量,還是中醫理論上的相互制約。
“怎們辦啊,菌群超標,就會拉肚子,除非人已經適應這種,比如恒河水,可是恒河水也不行,牛糞跟廢。”
李易好糾結,遠洋出海,不可能那么干凈,不是他那時的。
不,他那時的也不干凈,包括核動力的航母兵。
永穆公主在旁看著,聽到李易嘟囔的話,想一想,問:“李郎,吃什么超標的東西,會死人嗎?”
“會,不過……不不,不會,航海方面就幾個問題能夠讓人死掉,咱們選拔人的時候就可以排除大概率事件。”
李易說著,看看周圍,拉過永穆公主,再其臉上親一口。
永穆公主低頭,從臉到脖子都紅了。
兩息后,她也看看周圍,又回親李易一口,雙手捂住臉。
離著有六百多米處的李隆基放下望遠鏡:“你都看到朕了,居然一點表示都沒有。”
六百米遠,他在望遠鏡中看到了李易四下里看的時候對自己這個位置突然停頓。
那就說明李易不拿望遠鏡也看到這邊,可以說是眼神好,也可以說是第六感強。
“旁邊有四條河匯聚的大池塘,怎么沒有人在里面種荷花?”李易根本就沒看李隆基。
李易在看地形和地勢,旁邊有個位置四條小河匯聚,結果里面都是亂生的蘆葦、浮萍。
有水入,必然有水出之路。
這個池塘結冰了,看著雜草叢生,就是冰凍后還有草,干枯的。
說明有地下河,同時這個位置透水。
一般人看到后會覺得水流失嚴重,不能進行水上經濟發展。
李易看到的則是水匯而流出,是為活水。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下面的透水處是不是大的溶洞性地下水流域?
不是,他有選擇;是,他還有選擇。
這個地方不錯,匯小渠而穩水面高度,能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在這里住兩天,我瞧一瞧,穿保暖的潛水服,下去看看。”
李易決定多呆兩天,反正過年前回去就行。
若有溶洞,可以變成天然的保險倉庫,旅游行業不指望發展,恒溫倉儲則能展開。
像這樣的溶洞空間,一般會處在零上四五度的溫度狀況下。
也就是把西瓜放在井里鎮著的溫度,要不怎么說井水透骨呢?跟春天一樣的效果,溫度和濕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