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捕撈,取代黑魚的地位,幫助地下湖里的魚群數量保持平衡。
李易邊游邊考慮怎樣更好地利用這個溫泉,要是能找到出水口就方便了。
在出水口弄個大網,不讓魚出去,就在地下湖里呆著,可以扔東西下來喂魚。
把食肉的魚盡量抓干凈,其他的魚長大了,一到夏天就上去生活,捕撈。
捕撈的時候用大孔網,留下其他的小魚。
冬天八攝氏度的水,把引水管保溫處理好,引到周圍的蔬菜大棚中能用。
引到牲畜的食槽也沒問題,養家禽和牲畜,都需要補充礦物質。
“找地方打口壓力井,百姓們壓水吃,最好是弱堿性的,看看檢測的數據吧。”
李易又嘟囔一句,他想到了很多種利用地下低溫溫泉來幫助當地發展的方法。
他親自過來,就是發展地方經濟,順便帶李隆基他們游玩。
他也想出來溜達,整天在李家莊子,鬧心。
尋找著黑魚想電趴對方的李易繼續游動,水下的可視距離不遠。
游著游著,他發現了前面有‘墻壁’,墻壁上有大大小小的孔洞。
看樣子是自然形成,非人工鑿成。
他沿著墻壁游,大的直徑有一米左右,可以輕松游進去。
小的看不出來那小孔究竟透不透水,他也不敢進去,任何一個都不敢進。
“屬于自然風化?水流沖刷?原來在地表被風化,然后沉了下來?”
李易在分析這些孔洞的形成原因,孔洞連接到何處,他今天不打算探索。
游了二十多分鐘,李易開始直線往回‘跑’,差不多了,沒遇到大黑魚,他也不遺憾。
他準備在這里住上幾天,反正過年前回長安就行。
等他回到燈光照著的集合點的時候,其他三個人也回來了。
時間距離半個小時還差三分鐘,三個羽林飛騎并不想冒險。
這又不是打仗,非得拼命,游一圈,了解下情況后,就得按照命令行事,個人英雄主義在此要不得。
李易看表,時間一點點接近半個小時,郭子儀還沒有歸隊。
李易對三個人打手勢,示意他們別著急。
一著急氧氣消耗量就增加,實在不行,大家先上去,重新換氧氣瓶和氮氣瓶。
一次兩次的,對身體健康影響非常小。
時間過了半個小時,李易再打手勢,最后五分鐘。
三個人也看表,感覺這個時間怎么過得那么快,似乎秒針刷刷走。
他們希望慢一點,再慢一點,等郭子儀回來。
現在不允許他們去找郭子儀,紀律。
李易倒是神色平靜,他對郭子儀有信心,武舉異等的存在,會在這下面出問題?
四分半了,眼看就到五分鐘,大家要上去了。
一個光點在水中出現,三個羽林飛騎露出笑容,隨便別人看不見。
果然,光點逐漸變大,開始晃眼睛了。
郭子儀回來,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個比他身體還長的大魚。
三個羽林飛騎迎上去,李易撿起地上的燈,晃動一下,當先向上游去。
到二十米的深度他停了一下,郭子儀四個人帶著大魚也停了停。
兩分鐘左右,再向上,十米深度停下。
一分鐘抓著繩子李易先上去,招呼人:“快,準備大兜網,不,簽子拴粗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