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秦離與張孝嵩同時出聲。
“李易不是給出幾種可種之物?”王君葵惦記值錢的作物。
“青稞人吃馬嚼最好,其余作物,待青稞種下后,再作考慮。”秦離來的時候已經被李易指導過。
別的東西不如青稞,青稞屬于高原主要糧食作物。
其他的大豆什么的,屬于補充。
“眼看到過年,雪蓮花當種上。”張孝嵩在旁提醒,本地的雪蓮還有很多。
他卻知道大唐需求量更大,人工種植,再把種好的雪蓮移植到外面。
包括其他的藥材,能種皆種。
“李易最好能始終保持賺錢多的買賣,不然將士們心中難安!”
張忠亮非常清楚每天消耗掉的糧草,放在幾年前,根本不敢想。
大軍在吐蕃境內駐扎,輜重源源不斷。
眼下的局勢,與其說是打出來的,不如說是拿錢砸出來的。
用錢制造熱氣球、炸藥包、竄天猴、煤油。
接著用錢買各種東西,雇人送來。
將士們吃的東西越好,壓力便越大,擔心某一天朝廷沒錢了。
“無須為錢財之事操心。”秦離才不考慮錢,李家莊子的錢就能輕松供給給邊關。
轉而他又說:“眼下最緊要之事乃為帶好新來的部族,盡量多教他們說大唐話,使其認可大唐。”
“過年是個好時機,吐蕃往年不與大唐過一樣的年,從今年起,凡大唐節日,本地皆過。”
張孝嵩出主意,教化民生,從傳統方面開始。
“報,中書行文。”屋子外面傳來報告的聲音。
“進!”郭知運開口。
中書省的行文送進來,先看漆封,裁開,從中取出文書。
“說讓新歸附的百姓編織羊毛品,順便采集動物糞便用來積肥,不準燒掉,另外抓野驢。”
郭知運看一遍,說與其他人聽。
大家傳看一遍,干活的事情解決了,不用收集冰。
“過年之前,有其他物資送過來,大蘿卜、酸菜、泡菜。”張孝嵩看完,吧嗒下嘴兒。
他愛吃蜀地的泡菜,大蘿卜適合用高壓鍋燉肉。
“大蘿卜消耗確實多。”王君葵說著也饞了。
放兩塊肉,拿蘿卜燉,燉出來的湯喝一口,整個人都飄了。
他話音剛落,燉蘿卜的味道傳出來。
“要到晌午嘍!又有蘿卜吃,好!”張忠亮吸吸鼻子,似乎就等著一燉蘿卜。
以前在自己節度使的地方,并不愛吃大蘿卜,沒辦法的時候才吃,主要是嫌蘿卜苦。
后來才知道,大蘿卜先把皮給打掉,再燉就不苦了。
而且蘿卜皮泡陳醋,更好吃。
外面確實在燉蘿卜,有的已經燉好,先裝進大桶中保溫,到飯點兒輪換著吃。
有牦牛肉燉的,有羊肉燉的,有狼肉、鹿肉、羚羊肉……
不管哪一種都是肉多、水多、蘿卜少。
并非大塊蘿卜,蘿卜小切成小塊,高壓鍋燉完,基本上就碎了。
即便如此,歸順的百姓也愛吃。
他們曾經吃不到蘿卜,種不了,沒那技術。
有蘿卜一樣燉不了,氣壓過低,水溫不夠。
其實燉什么他們都愛吃,燉這個做菜方法,簡直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