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信,你們猜對啦!其實西瓜籽也能機械去皮,你們信不信?”
李易說著又咬了一個西瓜籽,把里面的仁摳出來塞永穆公主嘴里。
“這個信,易弟你說正事兒。”
李成器承認,剝個西瓜籽的技術不難,給他他都不會要,因為吃西瓜籽就是自己嗑才香。
至于自己的侄女永穆公主為什么愛吃李易給的仁,因為人家吃的不是西瓜籽仁,人家吃得是幸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凡東北之物產,多如浩繁。松榛之堅、蟲桑之棉、魚蟹之鮮、夏果之涎、海捕之灣、人參之甘、鹿茸虎鞭、積菜煤矸。”
李易說東北的東西,剛剛給那個年輕人提過意見,不,互相學習吧。
那么現在出聲,就得把標桿立起來,問答之際,皆存文遺。
中華文學之美,就美在其中,包括文字的應用和韻律。
若是拋開這些東西,說我是新文學,大俗即為大雅,那真是把俗看得太俗了。
俗代表易懂,而不是惡俗,不然人家孔子為什么把思有邪給刪了?
最有意思的是,思有邪是指思想,而不是文學底蘊。
人家就是思有邪,也是帶著韻的,這都被刪。
不帶韻的思惡心,是欺負當今無孔子?
儒術不獨行,百家才爭鳴?這等爭鳴,百家不要。
李易又思維發散了,隨口說出來,然后就忘了自己剛才說啥了。
李隆基沒忘,他聽懂了:“易弟你是說先讓那邊的人因為對大唐的出口過上好生活?”
“嗯!”李易承認,對,就是讓那邊的出口榛子、松子、蘑菇、柞蠶,然后收入增加。
李成器有了靈感,他剛要說,永穆公主說在前面。
“李郎我知道啦!給他們天天吃紅燒肉,然后他們有一天不聽話,就不給他們吃啦,對不?”
‘吧唧!’李易扭頭就使勁親了永穆公主一口,太聰慧了,看我這夫人。
“易弟,光天化日之下……”李隆基攥拳頭。
‘吧唧!’李易雙手捧著永穆公主的臉,又親另一邊一口:“三哥你說啥?”
永穆公主雙手捂臉,卻咯咯咯笑。
“光天化日之下,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好主意沒?這一個估計不管用。”李隆基使勁捶了自己的大腿一下。
“有,除了進口,還有出口,出口藥材,成藥,就是弄成藥丸、粉劑。”
李易趕緊出主意,親人家女兒兩口,要是給不出對方滿意的答案,換成誰都不行是吧?
李隆基用手指了指李易,結果自己也笑起來。
“易弟,那方的物產真的重要?”
李成器不在乎李易親不親自己的侄女,人家都是許配好的了。
“重要,河北道北部地區,能夠實現重工業資源供給自洽。”李易嚴肅了。
東北的物產就那么豐富,曾經的東北重工,支援整個國家。
就是因為要石油有石油、要礦產有礦產,同時由于挨著內蒙古,稀土資源也不愁。
只是后來國家的產業布局需要海運更便利的地方,就把東北拋棄了。
之后再回過頭來看,看到的是一片**和腐朽。
根深蒂固,倒查二十年都不夠。
李易就想找機會把整個東北給吞了,然后才方便他規劃。
因為從東北過長白山,繼續沿著海走,過了海就是美洲,白令海峽呀,很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