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又猶豫了,他不想抽,卻知道煙草中的尼古丁多。
李易想的是中醫,任何東西都可以入藥。
尼古丁在醫療方面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了,煙堿啊。
只要對生物有刺激和影響,這個東西就是藥。
啥?氰化物?這個也是藥,看怎么用,多大的劑量。
介入手術還得吃線呢,對不對?
這種醫學和中醫有什么區別的?砒霜也是藥啊。
區別就在于人家的實力強,某一個時期的實力強,然后人家制定規則。
中醫不能按照中醫的理論,得符合別人的理論才行。
規則和意識形態的問題,對,意識形態最重要,有的種族就像鲇魚,帶有侵略性。
人類社會需要它們,日不落是代表,它們就是這樣,跟人類的癌細胞一樣,始終存在著。
“今年的大雪,估計不會給百姓造成太多的損失。”
李隆基聽到李易在那嘟囔,關心的卻是百姓。
遠的他弄不到具體數據,近處的就是京兆府。
換成歷史上的記載,李隆基現在會以為是開元盛世,太厲害了自己。
有李易在,盛世?呵呵!大唐的百姓都像李家莊子一樣生活?
到達了,是盛世。
達不到,臉呢?
李隆基現在就很低調,不敢宣傳自我。
“不會。”李易認同,然后他看到了冰糖葫蘆,用馬**葡萄制作的冰糖葫蘆,還有山藥的。
“聞恬你看,這個好,在大棚里種葡萄,賣出去一畝的葡萄,十畝的本錢都賺回來了。”
李易拿起一個非主流的糖葫蘆,用葡萄來做,而且還劃出了大片。
是的,冰糖葫蘆大片的糖是劃的。
一抹,就出現一個大的片,用的糖并不多。
就跟用糖稀作畫賣的人一樣,糖按照重量酸,一個糖人和糖畫,一點點糖就夠了。
之所以賣那么貴,賣得是手藝,你買糖還不容易么,你買糖畫,你自己能畫不?
還有吹糖人的,一個十元起,有的三十多元。
讓孩子自己吹,然后喊著口號捏。
曾經是為了賣糖而吹糖人,到李易那時,糖是個啥呀?大家不是應該看藝術么?
“李郎,地瓜能做糖葫蘆不?”永穆公主的心思也不在價格上。
沒遇到李易的時候,她對錢很看重,怕吃不到肉。
現在她不在乎賺多少,紅燒肉想吃就吃,李郎可以做出好多種。
“能做,其實地瓜烤著吃最好,以前很便宜,哦,等咱們弄回來,我烤給你吃。”
李易又懷舊了,地瓜的價格越來越貴。
以前六分一斤,之后就是不八分、一毛二、兩毛、兩毛五、三毛、五毛、八毛、一元、一元五、三元……十五元。
一斤,都是一斤,說明材料成本無所謂,人工成本增加。
關鍵是在縣城和城市,自己烤不了,在農村,烤地瓜屬于副產品,燒灶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