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聞恬蘭香閣買東西的女子們排著隊,大包小裹地拎著往外走。
價錢她們知道,眼看過年,趕緊買。
別人為過年多買點肉吃而盤算家中積蓄的時候,這些婦人根本不在乎價格。
賣便宜了人家還不買呢,否則穿出去如何體現出身份?
李易看著一大堆的鮑魚干發呆,味道不好,過來的夷商不會制作干鮑,可惜了好的黑金鮑了。
“直接曬干的?煮過,哎!”李易倒不是認為買賠了,他為鮑魚而報不平。
鮑魚沒處理好,有腥味兒,還得重新加工。
再加工的品質絕對比不上最初收獲時立即加工好的,泡發、重新清洗、再曬干。
“若是鮮活的,一個如此大的鮑魚,一百緡,需要從那邊活著運過來。
換成我提供的技術在那邊本地制作干鮑,一個也是一百緡。
這種鮑魚不好撈,天知道他們怎么撈上來的,估計是數量多。”
李易叫人把五千個鮑魚帶走,回莊子里重新加工。
“現在的值多少錢?”小蘭還惦記價格,自己賺了多少?
“一百錢一個,莊子正常收,往外賣,一緡一個,還得看身份,等再處理一下,放到天上人家,五緡。”
李易考慮著黑金鮑的稀有程度,給出一系列價格。
小蘭眼睛笑瞇了,賺大了哦,十個一緡,五千個賣五百緡。
花了七緡五收的,不是六緡七白五十錢收,幫對方扣了稅。
“此物不能放天上人間,以免叫方才的商人知道。莊子里自己吃,屬于小蘭……貢獻。”
李易本打算給小蘭錢,話到嘴邊,換成了貢獻。
不宣傳黑金鮑,對方就不會再去那個地方,東西不值錢。
實際上那里的海產品非常好,緊次于加拿大和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在北極圈附近的國家。
澳大利亞向南,離南極近。
冷水海域的海產品價格比其他地方的高,像赤道附近的海域,海產品的味道不是很好,但長得大。
李易很羨慕人家的地方,味道不好那是問題嗎?咱們中國可以讓任何菜的味道變好。
不是鯨魚那種,普通的魚,一條好幾百斤,撈上來,夠吃好長時間,它怎么說都是肉哇!
大唐缺少吃的東西,如果換到非洲那種土地和海域,那豈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非洲只有沙漠地區才缺農作物,其他的地方土地好著呢,種水果都不用怎么管。
“一帶一路,用高鐵車去非洲那里運海產品。水運,只能制作成干。
先洗干凈,再煮一下,曬成干,送到大唐,泡發,就可以吃。
往澳大利亞扔兔子?到時候就有很多的兔皮。”
李易嘟囔著,他想到了曾經的兔子問題,澳大利亞人不怎么吃兔子,人口又少。
人家養殖別的東西一樣賺錢,為什么要養兔子?
“李郎,有考拉的地方有人嗎?”永穆公主還想著可愛的小動物。
“有,當地有人,那里資源豐富,咱們需要去占領,不,去教化。
天下大著呢,感覺哪個地方都比咱們大唐的資源多。
那些地方的人太過愚昧,身為大唐人,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別人。”
李易臉上寫著悲天憫人四個字。
永穆公主和小蘭一起笑,她倆才不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