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個重新加工后留著,其他的做各種吃食,處理的方法不同,給我留出來一百個當零嘴兒。”
晚上天黑前,李隆基回來,李易在那里讓人制作零嘴兒。
黑金鮑的干制品,先泡發,其他的繼續保存,一部分李易要給永穆公主和小蘭、徒弟青黛嚼著玩兒。
通常小鮑魚,干鮑才是當小食品吃。
李易可不管那許多,現在的那個地方,海產品太多了,不用保護。
大的干鮑泡發好,加調料烹制,再烘干一點,就是小食品。
當然,夷商處理手段太過粗暴,沒有溏心。
歷史上制作干鮑魚的國家是倭國,一個是海域、一個是品種。
至于說處理方法,那都是學中華,中華很久就有處理的辦法。
不過中華丟失了太多的冷水海域的國土,要沒有李易,渤海灣怎么掌握?人家渤海國、契丹、奚族才是那里的擁有者。
歷史上接著是亂七八糟的五代十國,然后是大宋,大宋的時候沒有渤海。
也別說沒有,有一點點,哎呀,那時大宋就不好好弄海軍。
李易就發現了,歷史上自己的中華,咋就不愿意發展海軍呢?
是怕人出去了之后在外面成立勢力,還是覺得自己足夠強,不去欺負別人?
后者的論調站不住腳,自己都打呢,還不欺負別人?
在歷史衍變的過程中,倭國那里學去了太多有用的東西。
李易始終懂得,想知道曾經中華的飲食文化,看看倭國和棒子國就知道了。
這兩個國家所學的都是曾經中華飲食規則的一部分,然后他們就沒什么發展了。
而中華飲食隨著物質豐富,終于再次爆發。
中華的飲食隨著中華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而提高,從未落后過。
當軍事不行的時候,吃的方面依舊發展。
當政權完蛋的時刻,吃的方面繼續發展。
所以不要跟中國人提吃,吃是常態,沒啥可炫耀的,偶們不申請什么專利和文化傳承,沒意義。
大熊貓需要申請賣萌嗎?考拉會申請依賴嗎?
“易弟,聽聞你這里弄到了五千個顏色發黑的不好的鮑魚?為兄要了。”
李成器得到消息,匆匆趕過來。
李易看著對方:“兄長,你要黑色的鮑魚就不要臉了啊?聞恬,你看咱兄長,多為咱著想啊。”
李易拒絕,黑金鮑鮮活的口感可好了,即便是干鮑,嚼著也香。
永穆公主掩嘴兒笑,不說話。
“易弟,方才我吃了一個,稍微泡泡,我就弄點蠔油抹上,吃了,好吃。”
李成器不開玩笑了,他饞。
“剛泡上你就吃了?是不是有種嚼風干牛肉干的感覺?塞牙不?”
李易表示服氣,說好了的泡兩天兩夜,你這是……
“給我二百個,你處理好的,重新處理的那種。我過來給你送大蝦,凍的,封在冰里了。
就是你說的大對兒蝦,但是不是一共一母的對兒蝦,他們看不出來。
活是活不下來了,不過封冰里,不會壞,一路上都挺冷的。你剛才說什么不要臉?”
李成器先提他送來什么東西,隨即找后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