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也想。”盧奐絲毫不掩飾自己進步的追求。
對,就是對進步的追求,這是正面宣傳。
換個角度,就成了野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說給你加擔子。
有兩種,一種是給你提供資源加擔子,那叫培養。
另一種是不給你資源,加擔子叫剝削。
當然,社會主義沒有剝削,只是分工不同。
看掏大糞的和當市長的,本質無區別,就是工種不同,都是為人民服務嘛!
還真有,看新西蘭、瑞士、挪威等……啥?加拿大?丹麥?
扯犢子吧,加拿大和丹麥帶著有色眼鏡看中華,跟狗一樣,狗~一~樣~。
……
“都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叫同理之心,感覺很好,實際不行。
沒有階級就沒有發展,人的追求在于對比。
調動起百姓對比的心,同時賦予其拼搏的機會,這才是當政者應所為。
對百姓宣傳的時候不能這樣說,要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理論上沒錯,奮斗,但是奮斗的過程不同,詐騙也是奮斗,小偷難道不講究技術了?”
李易吃飽了,拿著筷子等別人,順便講課。
他不是給普通百姓講,跟百姓講是另一種。
現在他是剖析,單獨分出來,一直種田,按部就班地種,是奮斗不?那沒用,種到死也沒錢。
奮斗在于智慧,別人都種大棚西紅柿,去轉一圈,我草,你們都不種大蔥了?那我種。
種西紅柿和黃瓜的,不能說沒奮斗,一大片全那么種,最后沒賺到什么錢。
種大蔥的賺了,同樣是奮斗。
李易在給其他人灌輸這種差異化思想知識,然后自己也茫然了。
他就想啊,用掃帚掃大街的是奮斗不?都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在他那時的國家,掃大街能夠獲得幸福?那絕對是精神境界達到一定程度了。
跟不丹國一樣,醫療條件是廢的、交通條件是廢的、航空就那一個小破機場、吃海鮮簡直是開玩笑。
“三哥,公職人員在一些方面上從業者少,在另一些方面,居然還能出現冗官。
說明認知有問題,拒絕赴任的代價太小了。
重新增加律法內容,像征兵一樣,對官員有同樣的要求。”
李易吃著就想到了如今大唐官員的問題。
給某個人一個官兒,某個人可以不去上任,像杜甫。
官員可以不上任,士兵是否可以不拼殺?
顯然不是哦!折沖府的將士,該去拼命的時候不去死得更快。
官員怎么回事兒?得好好說說了。
“易弟,應制裁?”李隆基眉頭蹙起來,他早就知道,只是習慣了。
現在聽李易再提,琢磨一下沒有那些人當關官,大唐會不會廢了。
發現不會,因為至少有易弟在培養人才。
那么給了官職而不去上任的人,從幾個方面制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