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來跟海外的人進行交換的時候,就是貿易,先扣稅。”
隔玻璃看外面大海的李易心有靈犀般的也想到了稅的問題。
他不去甲板,風大、天冷。
此時他才知道以前國家的海軍多么不容易,三十多海里的速度,也就是將近六十公里的時速。
海軍站在甲板上吹風,進行巡邏。
夏天還行,冬天緯度高的地方,本來氣溫就十來度,再那么吹,潮氣又重。
吹一個小時該多難受啊,站崗又不是一個小時。
游艇的速度更快,李易才不出去呢。
說話時李易用干果嵌給永穆公主、小蘭和大弟子掐榛子。
水漏過篩的榛子,基本上每一個榛子里都有仁,而且還比較大。
游艇上就這一種榛子,不可能帶沒仁和小的榛子出航。
“師父,別的地方咱們怎么收稅?又不是大唐的人。”小丫頭把自己想像成島子上的人。
她認為你收稅,跟我無關,我憑啥給你稅?
“這個涉及到了出口稅和進口稅,外面的本地人不會承擔大唐的稅。
因為他們不是自己把東西帶到大唐來賣,他們更不承認大躺的律法。
不過咱們大唐商人要交稅,出口稅。想讓別人認同你,需要一個操作流程。”
李易給大弟子講解,小丫頭年歲不大,聰明著呢。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他舉例子,比如到了一個地方,用絲綢換東西。
談好交換比例,要收百分之三十的稅,十尺的絲綢,給對方七尺。
對方當然不高興了,偏我是不?
這個時候給對方一個收據,說不但有退稅,還有補貼。
另外三尺是免稅,額外還有一尺的補貼。
不過現在不能給,必須等著申請書送回去,再次過來后,一次性額外給四尺絲綢。
甚至補貼兩尺都行,或者三尺。
前提是這個地方的人寫申請書,不會寫沒關系,幫著寫,對方按手印。
于是一次性的買賣,變成了長久的貿易,對方始終期待申請的結果。
第一次成功后,對方會盼望著下一次。
“整個過程當中,迫使對方認可大唐的律法,叫潛移默化。
屬于外部地區的人對大唐的妥協,妥協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
每一回的貿易,對方便焦慮地等著下一次,從而獲得補貼。
當貿易中的稅收退稅與補貼被接受,下一次可以用其他的大唐律法叫對方服從。”
李易一點沒避諱,就教自己的大弟子耍手段。
青黛使勁眨眼睛,像第一次認識自己的師父一般,太壞啦!師父是這樣的人?
“愣什么呢?聽為師說,價格上,有虛報和打折,消費心理學中,對于不同的受眾,期待期和等待期也不同。
包含了商品的稀缺性和奢侈品價格增值貶值的合理操作,當奢侈品為了銷售數量一次次調低價格的時候,銷量和利潤雙降。”
李易繼續傳授知識,反正整個大唐,就沒有一個人能把這個技巧說得如此直白的。
像琉璃、胡椒,夷商沒有系統學習過,卻會操作。
在李易眼中,全是初級的,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