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挺多,按照李易那時的東北人說法就是沒有硬菜。
都是辣白菜、打糕、辣蘿卜條、辣黃瓜、螺絲轉、豇豆條、明太魚絲……
反正就是中華的配菜,變成了棒子國的硬菜、主菜。
要不弄個大醬湯什么的,包括吃泡面。
中華人就沒有一個把泡面當成主食的,別看頓頓吃,那是沒辦法,錢少。
棒子國不一樣,泡面吃起來還很有儀式感,加不少東西,慢慢吃。
甚至是午餐肉都能吃出來特殊的氣質,因為生產力不行,而且國內和倭國一樣,要維護自己養殖、種植行業人員的收入,補貼多。
李易時候,隨著物資豐富,中華民族的人終于恢復到了自己的本色。
面條、餃子、米粉、米線、炒飯、夾饃、燴餅,等等,都不是正常的進餐。
都知道是什么情況,吃這些就是將就一頓,或者說是對付著吃一口。
沒有炒菜的進餐,絕對不是正餐。
中午吃一碗牛肉面,點了兩個涼拌菜,這是正餐嗎?大多數中華的國民會搖頭,不是,我就是沒辦法才吃的。
吃這一個套餐,可能需要四十多元一個人,吃著的時候就是填飽肚子。
要是花二十多元吃一個盒飯,兩葷兩素,有的地方需要三十多,這個時候就覺得是在正常吃飯。
因為盒飯有炒菜,這個吃著特別踏實。
現在章瑞波等人就比較踏實,他們也沒吃過這些燉菜。
不過他們驕傲,看,讓你們島子上的人瞧瞧,我大唐吃什么?
“老章,最近賺了多少錢啊?”
李易烤了一大堆的扇貝,放在那里,他知道永穆公主吃不了幾個。
他也不在乎,他更關心大唐的人在外的貿易。
章瑞波挺糾結,想了想,回道:“不知道,現在在倭國我要換東西,再回大唐,東西的價格會變。”
“之前是怎么回事兒?”李易給章瑞波一個冒油的咸鴨蛋,沒有黃兒的,黃兒給永穆公主和小蘭。
沒遇到李易時,永穆公主吃咸蛋就吃黃兒,小蘭吃清。
小蘭說她愛吃清,吃著的時候下飯,咸蛋的蛋黃兒油多,惡心。
等遇到李易,并且確認關系穩定的時候,小蘭說她也愛吃黃兒,油多的最好吃,可香了。
“吃吧!別吃太多,咱們不缺。”李易又摳出來一個冒油的黃兒給小蘭。
章瑞波就看著,知道人家的關系了。
“以前能換東西,他們看我的船擱淺了,就想多要,甚至是全搶到手,我們做好拼殺準備了。”
章瑞波簡單的一番話就把許多事情說清楚了。
“簡單,吃過了飯就讓他們把船給你正過來,希望貼地的那一點船體不會壞。”
李易在說話的時候已經想好策略了,并非欺負倭國這個島子上的人。
人性不同,作為一個為大唐海外開拓的人,非要固定住對方的人性,進行對抗,顯然是不合格的。
人性是根據**來說的,現在島子上倭國人的**比較淺,好處理。
說白了就是給好處,利用對方的**,才是一個外交人員的正常操作。
沒人能避免,即便是傻子,只要他還吃飯,就有**。
誰能控制自己**的走向,誰就是成功的,要是能帶著更多人一起,則更厲害。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