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了,凍土開化,路不好走啊。”李隆基悲天憫人的樣子。
宋璟等人瞬間看向旁邊抱著一個箱子的太監,不,是看箱子。
他們都是人精,什么路好走不好走的,關鍵在于李易是否又提前出招了。
“朕聽聞路還在修著,那邊的四個地方,就是缺錢,人少,天寒地凍的不容易,春天來了。”
李隆基繼續之前的狀態,帶一絲絲愁緒。
換已往,在朝會上,好多官員會站出來表示同悲。
然!此刻四個宰輔在使勁琢磨,啥意思。
缺錢不是問題,大唐有錢,人少?春天來了要說什么?
天寒地凍,那邊沒開化?對,沒,早著呢,黃河通了那里依舊還有凍的地方。
“朕聽聞河東節度使、太原府那里的煤炭過多,有人甚至提議用煤來修路,比之黃泥更易行走。
又聽說當地百姓找不到可行之事,無活計,朕心甚憂。
一方受苦寒之冷,一方煤多而民少活計,李家莊子所用之煤是什么來著?”
李隆基開始暗示,邊暗示邊不滿意。
你們宰輔整天心里想什么了?太原煤多,東北不知道煤礦在哪,太原一大圈的百姓種田費勁,你們懂沒?
“李家莊子用煤焦冶煉,溫度高,要燜焦?”蘇颋嘗試著問,猜陛下的意思。
“讓契丹、奚族過來買煤?”宋璟從經濟角度出發。
“賣煤收稅。”畢構直接,要錢。
張九齡看看三個人,問:“李家莊子的煤跟別人不一樣?”
他去年才過來,對一些事情還沒接觸,主要是事情太小,無人與他說。
高力士出聲:“李家莊子的煤是洗煤洗出來的,都是好煤,塊煤,李家莊子若需要焦,自己燜。”
“原來是讓太原的百姓洗煤賣到契丹和奚族,怎么賣?多少人會洗?”蘇颋悟了,太簡單了。
“是呀,怎么賣?”李隆基惆悵了,終于發現,跟易弟說話咋就那么輕松?
有人說聞弦歌而知雅意,換到易弟身上,直接就把一個全套的計劃給出來。
宰相太笨了,你們一點戰略思維都沒有?當前什么最重要?人口哇!
李隆基深吸口氣,緩緩吐出:“以修路取暖冶煉之名,招契丹、奚族、渤海之民來我大唐干活。
多給工錢,洗煤工,賺的錢不少,一個人一天能賺四十錢,現在的四十錢能買吃好些日子的糧食了。
人口缺少,發展不了本地產業,賺到的錢又有一大部分會消費在勞作之地,尤其是道路不夠暢通的時候。
以礦產資源換取人力資源,礦產出售的價錢比雇傭人的價錢高,就會壓制外族。”
李隆基給宰輔們上課了,書都給你們了,你們不好好學是不?
非武力方式的侵略戰,你們不懂?朕都學會了,雖然還差一大截。
就你們這樣的還私下里抱怨權利少,給你們什么權?什么利?
朕忍了,等著,等李家莊子的學子們在地方上歷練好了,提到朝堂的高度,朕就不需要其他人了。
“臣知錯。”宋璟沒去吹捧李隆基,他直接認錯,確實未想到。
像《管仲》所著,各種經濟戰。
之前看了還覺得正確,現在一比較,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買你東西,你就專門生產這個東西,我不買了,你就完了。這就是管仲的經濟戰。
再看看李易的,帶著你一起賺錢,隨時能夠讓你廢掉,又隨時可以叫你過好日子。
防不勝防啊,處處是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