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的時候,天放晴,半個時辰前的烏云變成了魚鱗狀。
游艇上的人在甲板上戴手套挑大蝦,不著急吃飯,準備等到地方泊船后吃燒烤。
打上來的大蝦,要處理好,制作成干蝦仁,可以當零嘴兒吃。
“別看許多人住在海島上,平時想吃到干凈的蝦仁并不容易,到了目的地,當地人對蝦仁也非常喜歡。”
李易雙手飛快地分揀著,說起捕漁不易的事情。
“他們的網不行。”小蘭跟在永穆公主身邊,把不要的魚扒拉開。
青魚居多,個頭還不大,船上不缺魚肉。
旁邊的羽林飛騎用鐵鍬把不要的魚撮海里去,海鳥圍過來,落到海面上爭搶。
對于它們來說,有魚的話就可以不吃蝦,蝦太小了。
不主動把魚給海鳥,海鳥會落下來自己吃,到時候還得驅趕海鳥。
采蝦的船基本上都留出幾個在舷上的口,一個用來雨天甲板排水,一個可以把魚推下去。
海鳥在下面等著吃,便不上來搗亂。
“等到了目的地,當地人有漁網,同時又拿長矛、棒子捕魚,他們有船,用木頭掏空制作的船……”
李易講起印第安人的情況,他沒講太詳細,比如瑪雅、印加等族群。
永穆公主聽著就不干活了,坐在那里,看著李易。
她不問李易怎么知道的,再她看來,李郎要是有不知道的事情才奇怪。
“他們有著自己的社會架構,互相之間會斗爭,通常最后會形成一個大的族群。
那里有的人比較友好,愿意幫助別人,有的帶有攻擊性,吃人。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與發生災害后的易子而食不同,他們吃人更多的是一種非生存需要的需求。
如治療疾病,說吃人的肉可以治好什么病,還有獲得老天爺的眷顧等等。”
李易開始給大家灌輸土著人不好的一面,別到時候都以為那里全是好人,放松警惕。
“吃人啊,兩腳羊?還有曾經的軍中也吃人。”永穆公主出聲。
“是呀,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總是有人把同類當食物,而這個時候,人就不是人了。”
李易停下動作看永穆公主,心說大唐歷史上,到后期,皇帝都吃人。
“咱大唐現在還有人吃人嗎?”永穆公主心情不好了。
“不發生大的災害時就不會有,發生大的災害,有我在。蝗災和旱災,咱們不就挺過來了么?”
李易說起兩件事情時,那叫一個驕傲。
都是他處理的,李隆基就沒跑去洛陽,所以王維也沒去。
永穆公主又露出笑容:“嗯嗯,有李郎在,不會出現易子而食的事情。”
“將來要修更多的路,包括鐵路,即便憑借目前的技術,無法橫過長江、珠江、黃河,東西運過去拿船載一段路,還是不錯的。”
李易說著抓起一條一斤多重的魚,拋向天空,一只海鳥飛上去叼住,甩甩脖子吞掉。
“看,大海里的魚多,造大的漁船,蒸汽機船,源源不斷地把腌制的魚送到大唐各處。”
李易想起了曾經美洲殖民者大量制作腌制鱈魚賣到別處當食物的事情。
至于海豹、鯨魚的屠殺,更多的是為了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