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可以去研究醫學,幫助更多的人,使其本身獲得快樂。
卻絕對不能成為負擔,必須要如何如何,沒有人有資格用道德去綁架其他人。
隔著網絡去道德綁架別人的人才是最不道德的,如果某一天可以做到空間傳送,相信網絡的終端道德綁架會消失,因為怕死啊。
李易此刻知道別人不敢道德綁架自己,他更不想讓大弟子用道德綁架其本身。
德行是自發的,而非別人約束的。
當然,德行也是教育的約束,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社會性行為。
這就是正能量,包含的內容特別復雜,并不是非黑即白。
“師父是說讓我先放下治病救人?”小丫頭不明白那么多哲學理念,她心思單純。
“咱們醫者,更應該去感受快樂,而非痛苦。
我們愿意和患者一同歡笑,并非與生病的人一起痛哭。
樂觀的人總是能夠激發起別人的樂觀,哭喪著臉的醫者,得小病的患者都可能變成重癥。
咱們大唐的咒禁,就是從心理上來輔導別人。
贊美生活、感謝生命的偉大,積極、樂觀、向上。”
李易組織著語言,教導大弟子,即便小丫頭又不對的想法,他也會慢慢去修正和引導。
他絕對不會告訴小丫頭:去,把你家長找來。
學生在老師的教導下出問題,老師怎么有臉去找家長?是承認自己的無能嗎?
不,老師的意思其實很明確,學生的課程歸我管,其他的方面是你家長的問題。
我作為老師,我只管講課,我就是講數學的,我難道還要給你孩子講為人?
你當我是古代的老師啊?你想啥呢?
不過教師節的時候,你家長這么不懂事嗎?
古代都講究尊師重道,你尊師了?
你就給我弄個自己制作的卡片,說什么老師辛苦了。
我草,辛苦了就給個卡片?你知道那誰給我一萬元加油卡不?身體力行才是真。
老師怎么教導你們的?聽其言、觀其行。
你嘴上說得再好,行動上沒有表示,你說你和你家長多虛偽呀。人家孔子的弟子……
“明天開始,跟我學音樂、繪畫、一靜一動,茶道和酒道也教你,卻不要陷入其中。
一人力薄,眾者移山,以醫學之先行,教導后行者,共同努力。
為師非以師尊,應與道存。將來你會有更多的學生,咱們傳遞的不是患者的悲傷,而是生者的希望。”
李易從沒想過學生的回報,他認馮青黛為徒弟的那一刻就是付出。
他想讓大弟子把自己的理念,也可以說是道,傳承出去。
他從為覺得榨取學生和其家族的物質價值來為自己服務,看到一個天才,就要讓其在這個領域中光芒萬丈。
“東主!”四個工匠單膝點地,他們學到了。
“東主!”羽林飛騎單膝點地,他們認可了。
“東主!”護士們鞠躬,他們不允許跪,李易要求的。
“東主!”宮女太監行自己的禮,像跳舞一樣。
“李郎!”永穆公主和小蘭蹲身。
六個官員抱拳,一揖到地。
“諸位不必如此,大唐正值繁華之伊始,易,于君共勉。”李易整理一下衣服,抱拳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