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行,主要是當初秦離和東主一起玩兒,我在旁邊……”
“旬兄,某知錯了,莫要再說,不然晚上又該做噩夢了。”秦離臉色瞬間蒼白,抱拳行禮。
“對對對,熬湯弄火鍋。”旬信笑著說,笑得跟狐貍似的。
小勤務兵當作啥都不知道,趕緊去旁邊處理爐子。
由于不需要冶煉,燒爐子都是煤焦,持續發熱時間長。
但要放在輪船或火車上燒鍋爐就不行,除非改造鍋爐。
從后面運輸過來一次,盡量把物資的質量提高。
“回去后,你們先放假,回家,尤其是有家室的人,你們在此地,家里的人過不來。”
旬信邊說邊從懷里掏出個搪瓷的扁酒瓶,放到桌子上。
秦離沒就回家的事情說什么,盡量不去考慮,否則思念斷人腸。
他伸手拿起扁平的酒壺:“什么酒?”
“六十度的三年窖所泡的丹參酒,我第一次來。
出來之前就開始吃藥,酒泡完,五十二度,喝的時候入嘴苦辣,隨后回味綿甜。
進喉嚨的時候像刀割一樣,緊跟著轟地散開,渾身放松。”
旬信介紹酒的年份、材料、口感,又掏出來一把松子。
秦離拿起十幾個粒:“這個好吃,吐蕃沒有。”
秦離知道松子有多珍貴,別的地方的松樹,松子就是很小很小的。
只有契丹那里能有點好的,還有西南蠻的所在,西南蠻的比不上契丹的。
而且開口費勁,似乎剝掉皮,就是一個不值得做的事情,太麻煩了。
以前契丹的松子契丹人自己都不吃,沒那時間處理,更不懂得如何開口。
直到東主出現,跟那邊買松子,價錢還不低呢。
然,李家莊子加工好了,賣得更貴。
至于怎么加工的,李家莊子不公布,保密級那叫一個高啊。
市面上凡能見到的開口松子,只有李家莊子出,明明能開口,還給個小鉗子。
面前的就沒有鉗子,用指甲一摳就開,實在嫌費勁,咬一下也行。
“東主說契丹、渤海、奚族的所在,許多樹木沒有被砍伐,產量很高,得叫他們保護好。”
旬信不吃,其實來的路上他一粒都沒吃,酒也沒喝。
……
“吃吧,松子蝦仁,這兩種在長安,沒有一個便宜的,要說價錢低的,只能是蝦仁。”
李易制作了蝦仁炒松子,用大鐵鍋炒。
他不知道吐蕃那里的情況,他只是想到了玉米后,想起倉庫有松子。
發動大家一起取仁,他做菜,本來松子是零食干果。
“我看松子挺多的啊,別人不知道,咱們從東北買的松子,一船又一船。”永穆公主不理解為什么松子比大蝦仁貴。
“蝦仁貴是吃的人多,實際上大松子生長年限長,好幾十年才能結松子,尤其是野生紅松松子。”
李易還真就研究過這個問題,東北紅松的松子為什么價格就上不去?
還有東北的柞蠶蛹,價格也不高,二三十元一斤。
后來他明白了,缺少了一種自信和,同時又因為生存壓力。
而歸根到底,是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