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格代表其他人說話,就能調動其他人干活。
“今年朝廷砸出一千五百萬緡,修建從長安到海州的鐵路。
待修好,如遇臺風,我等乘車過來幫忙再修好。
陛下總說,羽林飛騎是百姓的子弟兵,百姓有需要,羽林飛騎義不容辭。”
樊凡承諾著,不忘給李隆基宣傳,羽林飛騎跟地方衙役、鄉勇不一樣。
他們所到之處,必須幫百姓干活。
休息的時候,不去百姓的家里,需要買東西,給錢。
挖野菜了、打山貨了、捕魚蝦了,再與百姓分享。
他們不去勾欄之地,也不騷擾地方百姓,白天和晚上分出人手在海州主路上巡邏。
在海州,幫百姓修房子、堆墻、打柵欄、掏糞、挖溝渠、修路,好幾條河上都被他們給額外建了小橋。
故此樊凡說會來幫忙,老者絲毫不懷疑。
“樊營長,我大唐有你等忠心愛民之強兵,乃百姓之福。”老者情真意切地說道。
“陛下總是與我們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又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我等羽林飛騎出于百姓,自知百姓所慮,當解地方之憂,如此君無愁。”
樊凡繼續宣傳李隆基,這是李易要求的,不管在什么時刻,必須把陛下放在前面。
不是假的,李隆基確實希望百姓過好日子。
羽林飛騎不光會說,做得更好。
老者直接跪了,向著長安的方向跪,磕了三個頭才站起來,他對樊凡說的話絲毫不懷疑。
從小到現在,他就沒見過有任何一支軍隊能比得上羽林飛騎。
一個個那么強壯,卻從不欺負百姓,感覺對外是軍隊,在自己身邊時是親人。
尤其是晚上羽林飛騎馭馬巡邏的時候,馬蹄聲聽著不但不覺得吵,反倒是安心。
“樊營長,那火車,報紙上說可載許多人,幾日內能在海州、長安間往來。
到那時,我這方的百姓,想去給陛下上表,是否妥當?
你看看周遭百姓,小娃娃都不怕你們,還讓你們抱著舉高高。”
老者說起此事時,笑容燦爛,缺了兩顆牙的地方都那么……自然。
“陛下定然愉悅,只要別耽誤干活,去多少人都行,宮里住不下,李家莊子有地方。”
樊凡可不敢替李隆基拒絕,先答應下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反正自己屬于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有麻煩叫東主解決,估計陛下不會管。
老者長出口氣:“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若真如報紙上所寫,有了鐵路和火車,感覺離著陛下近了。”
“遇到事情,我們過來也更快,往后海州會是重要的地方,地方安穩為重。
有窮苦百姓會因生病,或為不知賺錢之法,地方大族,當承陛下所思所念。”
樊凡趕緊趁熱打鐵,你在這里的勢力大,那么有的百姓日子不好過,你想辦法吧。
誰生病了沒錢看病,你家這么有錢,是不是……
你又想見陛下,又想得到更多的幫助,你總得付出點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