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就是咱們的進餐工具,筷子。”李易拿起一雙筷子,在水里夾出一根玉米。
另一只手抓剝下來的皮,托一下,一根筷子從玉米的后面插進去,手抓緊,松手,燙。
筷子把玉米穿上,筷子就是這么好用。
“拿著。”李易把筷子遞給永穆公主。
他繼續用那個皮咔嚓一下子把玉米從中間掰斷,另一根筷子插進去。
“插半個玉米,好啃,還能用手往下搓粒,這個不行,太嫩。”李易甩著燙的手對永穆公主說。
“李郎你咋那么熟練呢?”永穆公主看出來了,自己的李郎分明是不止一次這樣干過。
“跟著師傅們的時候都如此吃,嫩的還能做菜,跟蝦仁一起炒,再放點青豌豆。”李易菜都想好了。
永穆公主看著咽一下口水,卻不急著吃:“李郎,怎么烤?明火烤?”
“明火不行,明火叫燒。得炭火,分熟烤與生烤。
熟烤就是現在的在火上烤,刷醬,不喜歡吃醬,烤得稍微硬一點便可。
生烤必須是帶著外面的皮先烤,不然越烤水分越少,不停地刷油刷醬,到最后就咬不動。
另外有一種烤,屬于燜烤,放在灶坑中,我有個小發明,制作出來一個多空的泥爐,插進去烤。”
李易都熟悉,烤玉米難不住他。
說著他突然笑出聲,想起曾經的一個情況。
有的地方吃烤玉米,把玉米粒用鐵絲穿上,十幾二十個粒,算一串兒。
然后這樣的人到了東北,東北一樣有烤玉米。
他們一點就是十串兒、二十串兒,服務員驚詫地確認,真的要這么多?他們表示肯定。
等玉米上來了,他們傻眼了,一串就是一整個玉米,十串兒、二十串兒,確定不是喂牲口?
笑幾聲,李易對莫名其妙的永穆公主說:“雖說咱們要種子,不過回去第一茬種完,種第二茬的時候,可以賣一點。”
“像辣椒一樣賣大價錢?”永穆公主大眼睛眨呀眨。
“對,烤串兒,一串兩粒,十錢,多不?”李易問。
“還是種吧,一粒是不是就是一個秧子?錢什么時候都能賺。”
永穆公主搖頭,她學會不在乎錢了。
李易微微一愣:“好,種,聽你的,種完第二茬,第三茬大規模種植的時候,咱們提前育苗。
別人的還沒灌漿的時候,咱們的先出來,賣一次,多賺點錢。
在聞恬蘭香閣賣,提前預約,錢多了好支援邊關,咱大唐的仗還有得打呢。”
“好的呢!”永穆公主開心了,她開心的原因就三個字‘聽你的’。
家庭的事情,她也想參與,幫忙。
大唐的許多男人根本不聽妻子的話,妻子甚至沒有話語權。
而李郎不是,有時候會商量著來。
土著頭領無暇管別人的家庭事情,他指揮著自己的人拿柴火過來,同時處理魚蝦、貝類、螃蟹。
螃蟹他們其實是不吃的,肉少。
李易的隊伍吃,教土著挑蝦線、清洗螃蟹,大螃蟹不烤,蒸。
土著這才發現,原來大蝦那個黑色的要挑出去哦?
羽林飛騎還教當地人把魚鰾單獨拿出來,魚腸子什么的本來也能吃,不過還是算了,跟他們交流,煮一下,用來喂豬。
一番忙碌,中午飯都沒吃,天色漸暗,篝火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