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覺得大唐人給的東西太多、太貴重,女首領不好意思拿,她對著族人喊。
族人們取來糧食、魚干、椰子肉干,站在那里。
阮津露出為難的神色,他看出來,島子上的人眼中有不舍,現在那些食物對他們很重要。
“繼續放小船,掛網,去撈魚,咱們節省了大量時間,多撈魚,回來的時候也方便吃。”
阮津不忍心,他是大唐人,禮儀之邦。
不是被救了命,還帶著軍隊回來打救命恩人的牲口。
“小船能撈多少,十艘大帆船,轉一轉。兄弟們準備,拿出咱們的看家本事。”
水軍都督柳庭光發現同樣情況,他招呼人手。
他們的看家本事就是撈魚,在渤海灣里各種撈。
一個個依靠這門手藝賺了不少錢,給家里,朝廷的軍費有沒有都無所謂。
水軍們幾乎同時舉手,都要去。
柳庭光隨便點了十艘船,這些船的船員趕緊喝兩口新鮮的水,劃著小船、游著泳上大船。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起錨、升帆、調整、準備下網。
小船也帶著‘小’網劃出去,相互配合著在近海圍魚。
小船是拋的旋網和掛網,附近海魚屬于原生態,未經歷過現代化捕魚,魚多。
手拋網扔出去,再收回來,就是幾十條魚,一個人都收不了。
幾網下去,一艘小船滿了,靠岸,把魚拋上來。
原著民們看到了熟悉的一幕,他們跑到附近,繼續薦起魚拋。
其他人拿著石頭片刮魚鱗、去鰓和內臟。
沒下水的人,帶上斧頭和鋸子,進林子中隔幾棵樹挑選下砍伐。
此景對于原著民來講,還是那么熟悉。
大唐隊伍里的工匠看看島子上的那種草席雙體船,拿著工具,找到島子上的干木頭,開始加工。
他們都是全能型的,帶著他們就是維修,蒸汽機、木頭船、船帆、桅桿……
他們要給島上的人造大一點的船,小船容易翻,雙體的也一樣,就是能多裝點貨物。
船上的桐油桶拿下來,造完船需要刷好幾遍桐油,耗時久。
現在只能刷兩遍,今天造完刷一次,等走之前再刷一回。
大唐大部隊的工具沒有李易的好,人卻多。
女首領來回看著,目光幾次落到另一面折疊擺放在旁邊木頭盒子里的旗幟,拳頭攥了又松,終究沒拿出來。
她還無法下決心,她必須為整個族人考慮。
她咬咬牙,猛地轉過身,叫喊著指揮。
一群族人跑到海水及腰的位置迎接小船,不讓小船繼續走,從此處向岸上扔魚,節省小船的時間。
其他族人幫忙拽大樹,拖到平坦的地方,努力地處理樹枝。
還有的人架起火做飯,小孩子們在附近的地方挖野菜。
“干活去,愣著作甚?真當自己是文官?”阮津一轉頭,見二十個官員發呆,出聲呵斥。
“你……”
“你什么?信不信我把你們砍了喂魚?羽林飛騎殺人回頭報備一下即可。”
“我等負責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