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領換了一身衣服,昨天她看到大唐的船,穿上蜀錦,今天變成蘇繡。
一個雍容,一個秀麗,一個花團錦簇,一個翠柳鶯啼,一個熱情如火,一個婉轉迤邐。
她的兩身衣服,現在弄到地中海那里,可以換一座小城。
買奴隸,一千個不在話下。
因為這個繡工是上貢用的,并非尋常的技巧。
她來到阮津的面前,坐在板凳上,大眼睛看阮津。
阮津坦然回應,干啥?有事兒說吧,正事兒,那啥不行,我會死,東主有令。
東主總跟我們講故事,誰誰誰,當上了什么將領,然后下面的某某某挑釁,違反軍令。
在這個時候,違反軍令的人很重要,但是,為了維護啥啥啥,誰誰誰不得不把某某某給砍了。
告訴自己等人,違反軍令,東主一樣砍。
砍自己一個人可以說無所謂,家人怎么辦?
戰死的羽林飛騎跟犯錯被砍的,家人屬于兩種待遇吧?
女首領伸出一個巴掌,想一想,縮回兩根指頭,剩下三個。
她指又刷了一遍桐油的船,再指天上的太陽,劃出來弧度,一次、兩次、三次。
阮津居然看懂了,三天,留下三天,制作更多的船。
他比劃著造船的樣子,眼睛閉一次、睜開一次,連續三次。
女首領也懂了,點頭。
阮津猶豫一下,分析此地的重要性,頷首。
然后雙方一同露出笑容,行了。
“傳下去,再留三天,別急著走,造船、捕魚、采野菜。”阮津轉頭喊。
女首領同樣回身吩咐,然后原著民們歡呼,二十個官員歡呼。
二十個官員歡呼、歡呼……就沉默了。
別人無動于衷,就他們控制不住情緒。
原著民像過節一般,尤其是小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不時看大唐人。
吃完飯,大家稍微休息一下,繼續干活。
……
大唐的天亮,今日依舊沒有大朝會,李隆基不去,睡個懶覺。
宰輔等人又來了,他們也不上朝,昨天早把事情安排好,今天有什么問題,把奏折送到李家莊子。
群臣一個個臉上帶著欣喜之色,沒有幽怨。
有的盛粥拿包子、有的盛豆腐腦夾餡餅、有的豆漿跟油條、有的豆汁配焦圈、有的胡辣湯就水煎包、有的吃餛飩、有的端米粉、有的面包羊奶……
一個早餐,好幾十種搭配,整個大唐,唯李家莊子食堂有此服務。
小菜更不用說,亂七八糟的,要不是熟悉自己愛吃什么,會挑花眼。
李隆基喝羊雜羊肉湯,不是全羊湯,吃牛肉回頭。
莊子買的老牛,老死一頭,昨天晚上倒下的,搶救到半夜,還是無法挽回,那就吃了吧。
這樣的牛肉、馬肉、駱駝肉,吃得心安理得。
養到最后,自己死的,該給的料都是好料。
跟干不動活兒殺了的屬于兩種情況,李家莊子并未承受多少經濟損失,莊子平時要吃肉的。
額外獲得的好感卻遠比付出,百姓皆知道,自己家養得干不動活的牲畜賣給李家莊子,最后會老死。
不存在虐待與鞭打,還是給好料。
李家莊子仁義,對牲畜如此,何況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