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這女子就跟白居易走了,商人繼續買賣茶葉,估計還會再找一個。
商人敗給了官員,江州司馬白居易。
永穆公主不是琵琶女,李易更不是買賣茶葉的商人和白居易。
兩個人相處融洽,永穆公主抿嘴笑:“李郎,我還想吃鹽焗大蝦,吃四個。”
“行,小蘭吃一樣的不?要不要吃鹵豬蹄?”李易答應,又問小蘭。
“嗯!”小蘭伸出兩個指頭,意思是吃兩個。
“四個都給你倆留著,吃飯的時候一人啃半個,其他的當零嘴兒。”
李易懂了,好吃的人家全要。
這個豬蹄可不是他那時幾個月出欄的小豬的豬蹄,現在的大,半個能頂那時的一個半,肉多。
密集化養殖的豬,不要求能跑,能吃能睡能長肉,最好是瘦肉。
養出來的豬,一旦時間長沒屠宰,屬于賠錢了,放出去豬跑不快,腳小,跑一跑沒勁兒了。
大唐的豬暫時無法選種到那個程度,吃著口感好。
李易其實愿意養那個品種的豬,百姓能夠吃到更多廉價的豬肉。
秀完恩愛,大家下船。
小丫頭已經提前到了,正坐在那里給當地人把脈,護士們一起。
護士們會寫下情況,讓小丫頭翻譯。
小丫頭面前的隊伍排得最上,有七個人。
沒辦法,大多數人去干活了。
看年歲、長相,她屬于最不讓人信任的那個。
可誰讓她會說對方的語言呢,能交流才重要。
實際上,她與太醫署的醫博士們的水平差不多。
她年歲小,但她聰明,又處在醫學世家。
別人像她這么大,湯頭歌還沒背明白呢。
她早就不背了,有啥可背的?看一眼就記住了、聽一次就忘不了。
別人抓要用戥子稱,她拿手掂量。
別人選藥材問來問去,又得試。
她瞅一瞅、聞一聞、舔一舔、咬一咬,年份和產地全知曉。
把湯藥當飲料喝的都不是一般人,她此刻還給別人改方子,用藥量的問題。
“當地天熱、潮濕,開藥的時候不考慮呀?還有當地人多食海鮮,胃腸不有疾,你給出方戒魚蝦?他們吃什么?師父!”
小丫頭對著一個太醫署的太醫進行批評,瞧病寫方子,應考慮地方生活因素。
說完她看到李易,起身站在旁邊,讓出位置。
“咱還有蔥姜蒜的種子,將來會送到島子上其他的牲畜、家禽,還有菜。
一會兒為師帶你去島子其他地方看看,當地有植物,火山區域有的東西亦可入藥。
海鮮中的一些為過敏物質,還有含嘌呤多,當地人,或許有抗原,咱們通過抽血化驗檢測,再評估藥材應用。”
李易從整體上講,同時掃一眼太醫署的人,意思是我給你們留點情面,你們下次考慮清楚。
小丫頭眼珠子轉轉:“師父,抽血?”
“抽什么血?你開方子吧,輕微點的沒事兒,藥材針對幾個方面,一個是消融、一個是合成、一個是劑量、一個是成癮。”
李易把大弟子又按回到凳子上,大弟子考慮得果然比其他人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