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恬聰慧,就是這個意思,不知羞恥地向地位沒有自己高的人詢問。”李易把四個字解釋一番。
永穆公主和李隆基:“……”
可以這么解釋?你李易確定沒被人給換了魂兒?
李易笑著擺擺手:“后突厥那里必須留著,后突厥屬于一群種族,并不是指單一突厥族。
陸地相連,一并與河西走廊幾吐蕃后面的天竺,組成很大的大陸。
咱們得練兵,有一支支隨時打敗敵人的軍隊,正好后突厥現在內亂,咱們多于那里活動。
順帶著一并鉗制契丹、奚族、渤海。關鍵過兩年,不用操心軍資。”
“哪來的錢?”畢構等人一直跟著,包括宋璟,他調整過來了,不與李易置氣。
“種土豆和玉米,當地的氣候非常合適,那里還有很多礦,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哦!東林西礦、南農北牧。”
李易說的正是內蒙古地區,不,還有更北邊。
那里的礦產資源才豐富呢,而且養牛馬羊,隨便養。
其他的動物同樣多,狼一群群的,需要戰斗。
張九齡詫異地看著李易的側臉:“剛柔你早已算計好?”
“何來算計一說,天下大勢而已。”
李易沒說謊,非常實在,他腦袋里裝著一個地圖,還有地圖上的種族、資源、戰略要地……
他還知道什么地方正在發生戰爭,誰跟誰打,因為什么而打,誰更厲害。
張九齡跟著說:“修路,修一條從那里到長安的路,鐵路。”
“需要等,等長安到海州的鐵路賺了錢,再修別的路。大唐百姓家中得擁有更多的工具,明天我看看哪里還有合適開采的鐵礦。”
李易也想修鐵路,錢不是大問題,礦產資源用在修那邊的路上,不如給百姓造菜刀、鐮刀、鋤頭等家什。
長安到海州的鐵路用來承接冬天黃河枯水期連大運河的運輸,另外海州海貨和外貿。
如是思忖,李易指指北邊:“修通向草原的鐵路不賺錢,不如沿大運河向南修,再繞一下連到廣州。”
“可從長安修到蜀地的成都。”張九齡又想到一條路線,這個賺錢。
李易用震驚的目光看張九齡,像看瘋子一樣。
你莫不是要修寶成鐵路?你知道那條鐵路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不?死了多少人不?
“以后的,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李易沒懟張九齡,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大家繼續在村子里溜達,事情解決了,留個口子將來用,一環套一環的。
一說草原,給大臣的感覺便是蒼涼,代表了野蠻,草一長很高。
草能長很高,其他作物一樣可以長。
“小易,當地種水稻與小麥長勢能如何?”姚崇忍不住問。
“小麥行,需要的水比水稻少很多,土豆、玉米亦如此,水稻種不了,即便河套地區。
小麥的種植在于一個緯度區域,如河南道登州等地,從東往西的一條地帶,包括長安,皆處于同一緯度范圍。
草原地區應以旱耕主糧作物為主,油菜、大豆經濟作物為輔,高粱也行。”
李易很有耐心地給眾人科普,要發揮本地環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