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頷首,行。
大唐的工匠別看地位不高,說玩水利工程,只要錢充足,技術問題不是問題。
拱橋制作簡單,先搭木頭的拱橋,再堆石頭。
懸橋拿船帶繩子過去,細繩子拽粗繩子,粗繩子拽鐵鏈子,上絞盤。
“說起造橋,我和聞恬出海時商議過,大唐各行各業,凡優秀者,當獎賞。
錢呢,李家莊子出,或大唐朝天下基金出,叫陛下挑頭兒。啊,陛下拿一小部分錢。”
李易趁機說他打算好的事情,提高各行業優秀人才待遇,推動各行業技術主動研發。
“好!”
“可以!”
“支持!”
“沒問題!”
“小易你操心吧!”
“小事兒!”
大家紛紛表態,沒人在乎,反正又不是他們出錢。
“宋宰輔,此事推行,當青史留名。”李易納悶,你們都不要名聲了?
“留誰的名?我的還是陛下的?留命不?如此好事兒,你李家莊子怎不自己操作?”
宋璟一副你別騙我,我早識破你奸計的樣子說。
“宋宰輔你誤會啦!陛下不是那樣的人兒,是不三哥?”李易很遺憾。
“對,據為兄對陛下的了解,陛下這個人很好說話,宋宰輔你不參與?”李隆基打保票。
宋璟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我能在中書令的位置上經歷現在的時代,就已經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他話音落,眾臣肅穆,沒錯,參與了,史書會記載,大唐盛世,有自己在其中。
“既然如此,諸君努力,共勉!”李易抱拳。
“共勉!”眾人抱拳回應。
“明天開始修橋?兩個橋一起修?”
蘇颋急,換個人他絕對不會說明天,簡直開玩笑。
面對李易,他都敢喊出來‘現在就修’的話,別以為李易不可能做到。
若此時有急報,邊關出事兒,看看李易能用多快的速度調動軍隊和輜重?
他有兵,西南蠻和鐵勒十姓降戶,能打仗的人每隔幾天會操練一番。
需要的時候把人派出去打,他們的家人留下。
“成!”李易果然答應:“魏尚書的工部出人指揮,工盟參與,派能干事兒的人。好的技術人員,如不能給地位和權力,就給足錢。”
“好!”魏知古應下,被李易吩咐,他沒啥不高興的。
“錢誰出?”畢構趕緊追問。
“本來是我想出,老畢你一……”
“好啊,小易,你出,我就是一問,沒別的,不跟你爭。”
畢構反應迅速,說完暗自給自己點個贊。
李易愿意花錢:“原來灞橋百姓還能通過,我莊子逐漸擴大,變成我的地方,橋自然由我修。
回頭在京兆府及周邊各州宣傳下,加強防火,草垛旁邊要有大木桶裝水,加上汲水器。”
“草垛?是柴火垛?”柳沖納悶,他看別人,別人回給他‘我也不解’的表情。
“喂兔子的草。”李易說著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