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南北的街與明德門對接,與朱雀大街同寬。
有軌馬車的軌道連過來,向南走一里地的距離有一站。
眾人紛紛下車,剩下的路溜達。
今日四月第三旬第一天,官員有輪流沐休的,上學堂的孩子跟著休息。
普通人該干啥還是得干啥,休息沒有飯吃。
給自己干活的,比如種地,只要不怕餓死,天天可以不工作。
為別人打工的人,歇一天則少一天工錢。
衣盟或工盟需要趕工的時候,除非病了,或家中有人病了需要照顧,否則不準請假。
孩子們不上課,有的孩子會在家幫著干活,有的孩子跑出來玩耍。
學習成績好的、進步幅度大的孩子有兌換券獎勵。
他們的兌換券與當下流通的兌換券不一樣,拿著可以享受優惠。
商家收了券,拿著進貨的話,同樣享受優惠。
到時候買李家莊子的東西,找補回來,李家莊子回收,再一次發給學堂。
一同發的有大唐朝天下基金給的文具,由夫子看著獎勵。
“買一刀肉,大概二斤左右,家里人多,要肥一點的,回家跟野菜一起剁了包餃子。”
隊伍路過一個豬肉攤,見到一個**歲的男孩子在買肉。
“好咧!”賣肉的麻利地切一條,拿稱一稱:“二斤出頭,算二斤。哎呦!學堂的兌換券,再給你添一塊,幾跟骨頭也拿走。”
賣肉的人一看錢,趕緊的給加東西,用荷葉包了,再把骨頭拿繩子給系緊,留個拎的地方給孩子。
小孩子道了聲謝,拿東西美滋滋地一躥一躥地跑了。
“那個兌換券不一樣?多給東西?”
南田家的人有能聽懂大唐話的,甚至還有人會寫大唐字。
下道真備介紹:“京兆府的孩子上學,學習好能賺錢,這孩子應該是家中吃肉少,拿了獎勵的錢買肉。
不然回家把這個錢交上去,家里的長輩舍不得買肉就留著做別的事情。”
“孩子自己也讒肉吧?”另一個南田家的人問。
“孩子在學堂有肉吃,不準帶回家,想給家人買肉,只能努力學習。
大唐的宋王與李家莊子的李易成立了一個大唐朝天下基金。
孩子上學的東西從基金里出,不止在京兆府,整個大唐各州府皆有錢拿。
地方官員會貪墨,因次被收拾下去的刺史、參軍事、縣令等已不知凡幾。”
下道真備把話全說出來,省得別人再問。
南田家的人露出羨慕的神色,平城京可不會有人專門給孩子送肉吃。
即便自己的家族,也難得吃頓肉,除非地位高的人。
倭國現在還沒有‘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話,實際上并不是牛奶強壯民族,而是這個對孩子關愛的意志。
他們眼下感受到大唐的意志。
孩子讀書的時候開始拿大唐的錢,慢慢長大,心中自然擁護大唐。
“錢真是好東西?錢都是李家莊子印,他們多多印出來,就可以買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