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人規定殺人必須用拳腳,有武器。
比如扇子柄中藏匕首、絹帕夾層包石灰、腕鏈拉出鋼絲線、褲襠里面塞手雷,哦,最后這個沒有,刪了。
大塊的鯨魚肉被運走,回去做香腸,莊戶們還沒吃過鯨魚肉呢。
魚油需要拿大鍋熬油,油渣喂牲口,鹽放的少,人吃了不健康,又不缺這點油渣。
換成吃不到油水的時候,也就吃了,眼下明知道會吃壞肚子,給誰吃?悲田坊都不要。
從來沒吃過蒜蓉辣醬的海州百姓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個煎餅果子,好吃。
還有湯,居然用西瓜皮里面的青瓤,上面有一點紅瓤,這邊的西瓜熟得真早。
等回到家,家里那邊的西瓜該熟了,也用里面的皮熬湯試試。
“李東主,西瓜皮湯里的東西,是別人啃完了西瓜,刮出來的?”有人想問問制作步驟。
“啃完的把上面一層刮下去,下面的做湯,或涼拌,不過這個是用刀削掉紅瓤制作果盤,沒人啃。
留一點紅瓤,看著好看,又帶甜味,不用在湯中加糖,清涼消暑。”
李易比劃著說,他沒說處理水果和一些蔬菜時候用竹刀,避免給別人增加負擔。
如切大蔥,鐵刀切完蔥花,味道和手撕的、竹刀、陶瓷刀切的不一樣。
“放多少鹽?”旁邊有百姓問。
“這個……一個六斤的西瓜,切下來皮,放一個西瓜那么多的水,再放……一錢鹽,吃的時候發現淡,自己加鹽。”
李易愁哇!你們平時做湯放多少鹽自己不清楚?放多少鹽不是要看放多少水么?
“多謝李東主。”對方記住了,先放一點鹽,淡了再放。
“說起來這事兒,記一下。城南新開兩個攤位,一東一西,配菜。
各種菜肴,給切好擺樣子,有人要買,單獨給洗菜、切菜、配菜、調料、制作步驟。
價錢比材料銷售成本高出百分之二十,有人要吃燒烤,價錢提高百分之五十,給穿好。”
李易突然想到他那時的方便菜,別人都給弄好了,回家自己照著步驟操作。
許多人不愿意切菜和洗餐具,還想自己做,又不會,就買。
一般買幾次,同樣的菜,自己就會了。
另外一種情況屬于配菜買的話,不能買很少,買多了用不上,浪費,當輔料的那種。
“再記一個,允許別人帶菜加工,別人買了菜,想做成什么樣的,咱們給加工,收加工費,加價百分之五時,耗油多的加價百分之百,比如過油的茄子。”
李易順便又想起個操作,這樣不開火的人,又想省錢,又想在家招待客人,就可以選擇。
“老盧,竟然有這般好的法子,往后去你家吃飯,咱們也……”畢構有盧懷慎說。
“我在天上人間子公司有股份,去我家吃飯不花錢,何況你不是會寫詩給小易要東西么?”
盧懷慎鄙視,為什么非要去我家?聚會在莊子吃不行?
“我打個比方,老姚你說呢?”畢構問姚崇。
“橋修好了,我家離莊子近,我叫人到莊子拿,無須跑城南那么遠。”
姚崇也不認同,有免費的你非要花錢?
“小易你看到了吧?都是這等人。”畢構找李易說話。
“老畢還是你好,等你正常的牙掉了,我還給你鑲。”李易能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