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你絕對猜不到我尋到什么法子蓄水。”
長孫昕剛坐下,不等喝口茶水,先比劃著與李易說。
李易端來一盤子辣炒田螺,正常溫度的啤酒。
田螺后面被掐掉了,都是大田螺,小的撈時已經扔到河中央,繼續養著。
牙簽筒放在旁邊,供人取用。
李易倒酒:“挖大坑,其實算修游泳池,不過不貼瓷磚,用水泥給壓光,可長時間儲存水。”
他回答長孫昕的問題,蓄水池都這么建,更方便的往里鋪塑料布。
長孫昕微微搖頭:“有簡單的方式,你再猜?我給你提個醒,油布。”
“有油氈紙?短時間可以應付下,油氈紙防水,連接的地方需要拿火烤,不然還是漏。
而且邊緣的位置,由于在外面,陽光曬,油氈紙老化,氣味難聞。”
李易看長孫昕一眼,想到對方用什么來蓄水,倒是聰明,可惜少操作步驟。
“鋪上了。”長孫昕心情瞬間不好。
“鋪就鋪了,易滲透的地方適合打井,壓力井,水泥修出來小溝渠,壓水走溝渠,再分流……”
李易講解,溝渠寬一尺,深一尺,給個梯形斜面,旁邊的地方留出來卡竹板、木板的口子。
放水的時候把板子抽出來,向下運水,上面位置的板子放下去。
不用非要建池子,池子深了上面必須蓋好,有的孩子見到水就想去玩兒。
壓力井,把保護裝置放上,孩子愿意玩兒就玩兒,夏天圖個清涼,井水比河水干凈。
“回頭我打井了哦!”長孫昕聽完覺得有道理。
他不覺得自己丟面子,宰輔丟的面子更多,習慣就好。
“打井為了向下流,選高位置打,往深了打。竹子剖開,中間掏好,看周圍有人家沒,連過去。
另外附近若有野獸出沒,額外修一條渠,到離人煙遠的位置,形成小水洼。
越是干旱的時候,越要讓小水洼里有水,野獸好去喝,避免進村找水傷人。”
李易說話的時候把擦手用的濕手巾擺好,準備吃,毛邊紙方便,擦手太過浪費。
旁邊的宮女太監不吃,在記錄。
告訴他們機器人能錄,他們還是記,屬于工作,到時候陛下要看,難道把機器人領過去?
什么事情都機器人干了,自己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機器人會把枕巾、床單、拿下來送到洗衣房扔洗衣機里洗,等洗好烘干,又帶回來給鋪上。
就是不會拆被罩,算是缺點。
機器人打掃衛生,機器人控制房間中的濕度、溫度,機器人……
機器人咋開始搶工作崗位了,并且二十四小時隨時陪你聊天,雖說聊的內容云山霧罩、五迷三道、亂七八糟……
只有充電的時候最安靜,說是一邊充電一邊工作對身體不好。
它們快沒電時自己去找充充電位置,站在旁邊就充,說是叫無線充電。
宮女太監不知道游艇上李易展示出來的東西技術領先大唐多少年,卻曉得再不努力就領不到月例。
“行!”長孫昕記下,回頭去操辦,簡單。
他捏起個田螺,用牙簽插上肉,開始轉田螺,轉一轉,田螺肉被轉出來,塞進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