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此刻陪同老丈人在吃飯,點煤油燈,在屋子里吃,有紗窗,煤油燈在外面房檐下。
這樣能夠看到外面的情況,否則屋子里亮,外面一片黑。
菜有兩個,熘豆腐和燉魚。
南田和子陪同,藍寶讓她上桌,她就可以上桌。
藍寶若不在此,她自己在,沒人敢不讓她上桌。
藍寶吃幾口,皺眉頭:“怎么覺得兩個菜別扭?”
“是不好吃?我吃著香。”南田稻康對兩道菜滿意。
“其實可以是一道菜,豆腐燉魚。”南田和子知道原因,她也覺得應該一起燉。
藍寶恍然,就是這個:“誰做的菜?”
“司農寺的人,他們早上的時候泡的豆子,磨出豆漿,點出豆腐說留晚上吃,說老豆腐好吃。”
南田和子知道情況,司農寺的人到來,嫌棄南田家的廚藝,就自己做菜。
“老豆腐不應該做成留豆腐,紅燒或者是家常豆腐才正宗。”藍寶發現豆腐確實不夠嫩。
“藍寶,你們的官員厲害,會做飯。”南田稻康就不會做飯,他認為丟人。
“司農寺的官員特殊,他們要教別人養殖、種植,東西好不好吃,他們需要自己做。
教別人養豬,騸不騸?劁不劁?母豬一般情況下,不劁也行。
公豬不騸,需要另外的手藝處理豬肉。
這個時候他們為了取信于民,得親自下廚,做出來的飯菜好吃,引導百姓。”
藍寶知曉情況,司農寺的人辛苦,俸祿卻高,李東主額外要求提的俸祿,并給大量的福利。
“豬肉確實要好好做才行,上次你帶來的豬,我們學著做了,就吃一頭,舍不得吃。”
南田稻康說起豬肉,咽一下口水。
倭國不吃豬,吃家禽,主要吃蛋。
然后是野菜、魚,河里的魚、海里的魚,大的魚也不吃,比如金槍魚。
主要是金槍魚不怎么好捕,另外跟宣傳有關。
一個由于傳到這邊的佛教,多數為不殺生,吃素食。
第二個實在是沒有糧食養豬,就說不要多吃肉,吃一點魚就行。
豬送來,殺一頭吃,按照教的辦法燉,確實香。
“喂海草、葉子草、魚、糠,糧食就不要喂豬了。”藍寶理解,養豬需要技術。
在保障豬生長的前提下,盡量少消耗糧食。
“明天還捕魚嗎?”南田稻康又把話題轉到網漁的事情上,族里的人全盼著。
大船出去一次,回來會有很多魚蝦。
把魚肉壓成片,或者切成片曬,很快就干了,不臭。
最好的是蝦,在鍋里煮一下再曬,是蝦仁。
把帶殼的蝦仁裝進麻袋里摔打,殼就掉了。
“明天人手不夠吧,羽林飛騎出動,很快有結果,他們過去屬于欺負人。”
藍寶盤算吉壽家和吉村家的情況,抓住人怎么安排?
“寶郎,雇傭來的護衛,不如讓他們的家人立即過來。”
南田和子在旁邊出聲,提出了一個叫人非常意外的操作。
“他們在等一茬糧食收獲,現在過來,糧食怎么辦?”南田稻康同樣重視糧食。
“賣,把未收獲的糧食和土地、房子賣給別人,廉價賣,只要給一半糧食的產量,所有的東西全賣給別人。”
南田和子說出自己的打算,相當于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