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都不敢使勁了,怕把老畢給抻到。
幾步路,進政事堂。
三個宰輔等著,感覺像四堂會審的架勢。
“什么詩?李家莊子是我的,你們先考慮清楚。”李易作最后抗爭。
“邊塞詩!”宋璟出聲。
“幾言的?”李易問。
“七言!”蘇颋答。
“是律詩還是絕句?”李易復問。
“剛柔,我……啊,都行。”張九齡要說抱歉,突然看到其他人的眼神,改了。
“都行?沒作呢?那你們慢慢想,我回去了,我才想起來,家里的雞還沒喂呢!”
李易不想浪費時間,至于嘛你們?多大個人啦!
他說著轉身要走。
“慢著,有詩!”蘇颋深吸口氣:“黃河突令使雙單,”
旁邊的張九齡給李易一個無奈的神色:“一動佯攻壩上灤。”
畢構笑笑:“萬馬奔騰決遠地,”
宋璟跟上:“千騎輾轉定邊蕃。”
蘇颋又說:“飛鴿展翅朝堂致,”
張九齡抱拳:“號角爭鳴北塞纏。”
畢構微微側身:“宰輔堂中無首座,”
宋璟瞪眼:“閑散官位命獨摶。”
李易:“……”
他愣了,頭一次在文學方面正視這群宰輔,一個個行啊。
怪不得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等等一群后世流傳的詩人唐朝君王無所謂。
那些詩人能干的事情,宰輔們全能干,而宰輔們干的,他們干不了。
只不過宰輔們沒那么多閑心作詩玩兒,都放在天下大事上。
“諸位,坐,這事兒吧,不是我要奪權,你們看,我年歲小,就打個小旗兒,敲個邊鼓。
你們這樣考慮,我就是個佞臣,你們都大度,沒玩清君側,留我一命。
不過這件事情,咱們,不你們要是操作好了,名傳千古啊!
是你們,讓突厥繼續往北跑,不滅突厥,因為你們保證知道,北面還有人。
想到了是吧?渤海國,那里土地可好了,種的粳米才叫一個香呢。
別看草原的地方種土豆好,渤海的黑土地,種土豆,水土豆少,種出來的土豆嚼著面糊糊的。”
李易趕緊安撫眾人情緒,人家也不容易,如此大的軍事運轉,人家猜出來了。
“不是你青史留名嘛!”蘇颋覺得不好意思了。
“誰下的令?陛下的旨意,中書出的令,門下行的文,與我何干?
都別難過了哦,給你們帶回來牛肉,可香啦!
回來的路上,百姓打魚還往船上扔,說是給宰輔們煲個湯,有宰輔在,大唐才安穩。”
李易知道人家受刺激了,這要是換個人,四個宰輔能以辭官來逼迫李隆基收拾。
好在是自己,宰輔們抱怨一下,將心比心吧,換成誰,誰不難受哇!
“剛柔,咱們吃完飯了,晚上吃燒烤吧。”張九齡打圓場,他不想針對李易。
其他三個人同時嘆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