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想到了許多,這個盧正道究竟是怎么當的官兒,又為何被褒獎?
李顯當皇帝,是為了穩住范陽盧氏才這樣做,還是盧正道確實有本事?
而新舊唐書都沒怎么提,要不是有碑文在,后世所知甚少。
寫新舊唐書的不是唐代人,唐書是斷代史,比如隋史、宋史、元史、明史等,都是之后的朝代的人來寫。
寫新舊唐書的人是否受到了當時的勢力左右,不愿意把范陽盧氏給捧起來?
這里面的問題好多,史書也是人寫的,人怎么寫,要看當時的政治環境和人的個人好惡。
比如說一段其實,使勁埋汰國民軍,之后大家慢慢就了解到,不是那么回事兒啊。
結果執政的從來不在官面上承認與為之正名,因為政治需要。
一涉及到這樣的根本問題,就有人要求老百姓做到三點:閉嘴!閉嘴!!閉嘴!!!
近在‘眼前’的都如此,何況那么多年前的史書?
李易邊說邊查,查盧正道當縣令時候的情況,查不到具體的,確實沒有,但考評卻很好。
至于說敕文中的‘卿才行早著,清白有聞,夙夜在公,課最居首……’
這個是套路話,歷史上好多人都得此評價。
“他現在如何?”盧懷慎只問一句。
“行,至少知道奏報欲開常平倉,心懷百姓。既如此,募兵動一萬騎,四日內到。”
李易一想也對,你管他以前的情況是真還是假?
人家此刻很努力,人家要不上報,等出了大問題,百姓遭殃。
“對!”李隆基聽著,支持李易。
高力士又跑了,安排募兵出發,出去一萬人,帶上東西,要求四天抵達。
沒出動羽林飛騎,是為了考驗募兵,要是不行就解散了吧。
募兵立即動作起來,他們當初為了錢當被雇傭的軍隊。
他們的周圍是十六衛和羽林飛騎,這兩種隊伍可不僅僅是為了錢。
死掉的人進烈士陵園了,看看那些人去烈士陵園時候的表現,孩子手捧鮮花、大人上香,香火常年不斷,墓碑花團錦簇。
羽林飛騎是私軍,自己難道不是?
羽林飛騎到飯店里吃飯,店家一律免單,只不過羽林飛騎保證給錢。
百姓對羽林飛騎的那種絕對信任,用錢買不到。
“小易,老夫去一趟。”盧懷慎想過。
“金城公主眼看要歸來,迎接,別往外跑,我給你們檢查下身體。
我的大弟子青黛,現在沒問題了,一天一復查,穩啦!
我新收的二弟子……哎呀!太笨了,一手畫方、一手畫圓,總畫不好,我準備加強訓練,以圖形連點來做。”
李易說著說著就把樓給歪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不能再讓團兒里的人出去了,一個個看著很累,年歲大,先休息休息。
至于說一手畫圓,一手畫方,其實并不難,彈鋼琴的人稍微控制下即可。
即便先天天賦差,后天依舊能夠訓練出來。
然后李易就看著一群老頭左右手畫方畫圓。